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两条主线。其中一条是主人公安娜的婚姻与爱情。故事发生在俄国转型时期,封建社会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俄国的人们,但他们同时又向往着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方式。这一情况使俄国人陷入一种矛盾的心态中,托尔斯泰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身为地主阶级,但他渴望通过农业改革推动社会变革,这具象化在本书另一主人公列文身上,而他对俄国人的心理困境和道德伦理的思考,集中体现在安娜的故事里。安娜的纠结心情、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反映着当时俄国人的普遍道德困境,她的悲惨结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有人批判安娜对婚姻的不忠,认为她不是一位合格的妻子和母亲。这种看法未免跑偏了,也没有将安娜的经历置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思考。故事中,安娜的婚姻是被长辈安排好的,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比她年长十几岁的丈夫卡列宁是那个时代下典型的俄国人,他仿佛一台冰冷无情的机器,不是一心扑在政治场上的风云变化上,就是想方设法地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誉。在安娜告诉他,自己与沃伦斯基有了恋情后,他的第一反应竟是这会影响他的名誉,使他沦为上流社会社交场所的笑柄。后来,他宁愿默认安娜与沃伦斯基的恋情,也不愿意解除与安娜的婚姻关系,因为离婚是不耻的。这种古板的伦理观,是安娜不愿意委曲求全、放弃跟沃伦斯基的爱情的主要原因,小说中,她的心理独白说到,卡列宁从来没有意识到她是一个人,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她想要生活,想要爱情。
当时的上流社会中存在一个潜规则,人们可以包养情妇或情夫,但不允许为其离婚。这也就是一位夫人在努力撮合安娜和沃伦斯基相恋后,又转而看不起她的原因。安娜向往着爱情与婚姻的统一,从这点上看,她反倒是比那些虚伪做作的上流阶级更为忠诚。于安娜而言,爱情象征着自由,所以她愿意付出一切去维护和沃伦斯基的爱情。然而沃伦斯基在与安娜定居乡下后,对安娜表现出了厌倦,安娜常常邀请年轻人举办宴会,以挽留沃伦斯基,避免他到别处去找乐子,这也加剧了两人的不合。另外,安娜敢于与封建礼教对抗的人,在上流社交场公开拒绝她时,她却换上华丽的礼服,像以往那样进入舞会,甚至办起了唱反调的宴会。但这种难得的抗争意识,却沃伦斯基感到脸上无光,产生了对安娜的反感。
在发生许多事情后,从前开朗热情的安娜渐渐变了,她变得容易产生嫉妒,害怕沃伦斯基被其他人抢走,她陷入了思维死角,认为没有爱情的自己不如死了为好。这种绝望的心情促使她走向了铁路,卧轨自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托尔斯泰对安娜结局的设置鲜明地体现了这句话。在安娜的心中,爱情是美好自由的生活,是对黯淡无光的人生的反抗,它代表着生命的一切。从前因为这份爱情而产生的罪恶感与反复纠结没有将她击倒,爱情的结束却做到了。这也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女人的自由总是依附着男人,不过,托尔斯泰的这一描写,已是巨大的进步了。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若是那时的安娜意识到这一点,她是否会停下去见死神的脚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