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晴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网络初级第30期班学员代艳5月17日第48+49次约练分享(23次来访者,5次咨询者,21次观察员)
1角色:观察员
参与一次咨询师B的咨询,可以说每次都有一种不同而且深深触动的感觉。今天看似是工作是的一个小困惑,可是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了一个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领域。学心理学是否最终的目标都是奉献,在自已的生活和事业领域里发光发热。现在还没有办法体悟到,我还只能用心理学的一些办法来看爱自已,疗愈自已,这份疗愈应该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像动手术一样,一边怕一边做,把自已疗愈的差不多了,然后带着这份爱来和家人互相滋养,从而让自已的家庭气氛和亲人关系越来越和谐。人最终是要通过工作事业来展现自已自身的一个价值的,可能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输出时机了吧。
自已在这场咨询的观察员角色只是一个摆设而矣,没有起到连接和赋能的作用,这是否也是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写照?像好像又不像,不像吧,但是自已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大部分就是一个摆设。自已就感觉在听两位老师在我没法达到的一个境界里晤谈,听不懂也看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是感觉到怎么一个问题就这这么解决了而且还找了落地的方法:爱和规则并行,互相陪伴。到最后结束时,自已还在回味中,把观察员的位置完全忘记了,没有任何问句,只是重复了一下自已的感觉的一个过程,还最后结巴到把爱和规则并行都没有正确的说出来。好吧,处于那时的我已经不知道自已在做啥了,接纳自已吧。反正比上次做观察员还是强多了。至少情绪上没有卷入。下次我可以做得更好,记得自已的角色,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句让来访者说说属于她自已收获的一个思路,我也会受到更多的启发。
爱和规则并行似乎是温柔而坚定的一个再呈现,有了爱才能温柔,有了坚定的态度才会有规则。同时也能上升到另一个维度,有了规则才能自由,有了自由,人才有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想法,从而真正的做到自律。
自已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和纠缠我的,也是我一直想打开开启的一个话题但是又一直不敢触碰的点,不确定是否时机已经成熟,自已是否做好足够的准备去思考面对和落地。因为这涉及到两个人的合作,不是我一方努力就可以的。可是咨询师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我,首先得有一方的主动卷入才能有两个人的合作机会。开始吧,凭着自已的不断失望不断希望的信念,只要起步了就有后面的投入和结果。
1角色:来访者
有了感触就趁胜追击吧。把爱和规则当作一个主题抛出来看一看吧。
用咨和观的话来说,我说的太多了,说的点太多了,咨说能听明白就不错了,典型的消费性来访者。下来后自已普及了一下自已的认知,来访者分为消费型,抱怨型和游客型,很开心受到这么高的评价。只有真正的消费型来访者才愿意参与进来,发生改变,动力很强,这可能才是自已愿意去在实际生活中做点什么,将所学到的在生活中落地下来吧,恭喜自已已经走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上。回想一下,好像自已已经在消费型来访者这条路上走了有一段时间了,也正是咨询后通过自已的思考再结合落地,让自已有了一个自我感觉还好的状态。正如之前书上看到的,感觉学到知识只是一种感觉而矣。
将自已的一些思考和和可能落地的思路理一下吧,今天开始5分钟的的投入,坚持走下来,一点的改变会带来全局的改变。
1. 首先要引发孩子思考自已一年后,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一个样子?有了思考才会引发行为,这就是让孩子有自已的一个明确目标吧,有志者事竟成,先立志吧,如果有可能可以带着孩子去上一些专业这方面的探索。这点之前自已在他刚刚幼升小的时候做的很好,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链接作用,这不,情绪事情一干扰,自已正常的心智都掩盖起来了。然后再落实到月总结,周总结,日总结,让孩子看到自已的成长轨迹是呈一个曲线,这将对他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2. 不求多,先从识字开始,每天五分钟,十分钟,这个时间和孩子商量着来,然后再坚持了协商的这个时间的情况下,再鼓励孩子多坚持一分钟,看孩子看到自已的潜力,自已是能做到的。如果有偶尔的不到位,看到做到的部分就好。那这样就得我自已每天在孩子放学回来之前自已先准备一下,让孩子感觉妈妈在这件事上的诚心和真心,是真心的想帮助他提高;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让他感受到愉快了他自然就会向往,通过识字迷宫还是视频悟空识字还是通过写,这就需要跟着孩子的感觉走了。结合之前的经验,慢慢磨合;
3. 时间的选择上,最好还是睡觉前吧,或者当他主动找我商量时。先看看孩子的选择再顺势而为吧;
今天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记录下来,先烙下印:
1.时间设置一定要遵守,三个人的舞台需要三个同时进和退。
2.自已还是太沉浸于说上面了,说的人爽了,听的人烦了。原本自已是想着事情发生发会有个环境和源头,说得同时也是在梳理自已的一个过程,写到这里,我又感觉自已没有问题,来访者感觉为大嘛,只是在后面讨论环节自已可以更多的听观和咨视角如何看,除非他们邀请自已澄清一下自已当时的感觉。
3. 自已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他潜在的目的所在,有的看似没有关链的,恰恰是你潜意识里的,也是可能触发你更多思考的点。就像今天自已只是说了昨天听的一个音频,把和孩子的合作用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的话,好像让自已看到了交易的工作就是天平,然而在合作的平衡点是必须是要爱打底的,否则就很容易失衡,而天平的两端需要放置的是同等价值的东西。这个价值大到可以是同一个价值观,等量的一个思想或物质交换,我想要你怎么怎么,那我想得到它,你需要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前提。。。也就是一个通过互动达到双赢的一个过程。
4.7-9岁是孩子的第二个叛逆期,同时这个时候对应的勤奋VS自卑的一个挑战。让孩子意识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急不可待需要培养的一个观念。
5. 如何判断从何处切入,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到底是咨的好奇还是这个好奇真的能对来有作用,实际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主要还是靠一个不断的澄清,不断核对来确认,彼此感觉是一个探讨点,那就有它存在的意义。咨询的匹配在这个时候也得以体现了吧,来访者的好奇和咨询师都好奇的点,那就有了新点子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