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桥边经常会出现一个戴着草帽的身影,频频挥动着细长的竹竿,那是在钓鱼。钓起来的鱼也不大,最大的也就方头的拇指粗,6-7厘米长,我们称之为“麻杆”,因为这鱼看起来身上有很多麻点,摸起来表面还很粗糙。可即便是这么小的鱼,那个戴着草帽的钓鱼人也能一天钓上好几斤来,这让方头羡慕不已,崇拜至极。
方头心里一直盘算着,自己也要有根鱼竿才好。向那人请教了几次,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动手做根鱼竿。为了省钱,方头准备自己找竹竿做鱼竿,找鹅毛做浮漂,用牙膏皮做铅坠,鱼钩和鱼线只能去买了。
方头拿着锈迹斑斑的弯刀来到竹林,仔细搜寻着合适的竹竿。竹竿不能太粗了,要不然拿在手上费劲,也不能太细,要不然很容易就断了,更不能太长太短,要不然就不能把鱼钩抛到想要的地方。必须要选一根长短粗细适中的才好,这样才能又方便携带,使用又起来又恰到好处。就这样折腾了半天,终于选好了三根让方头满意的竹竿,小心的去掉竹节上的枝叶,先放平了凉在房檐下面备用,因为竹竿需要先晾干。
听说浮漂需要用鹅毛的,可方头家没有鹅,村里也没有养鹅的邻居,方头灵机一动,可以先用鸭毛试试。鹅毛鸭毛差别不大,只是鹅毛更大一点,用起来更显眼些。来到鸭笼的方头把鸭子吓得嘎嘎大叫,左躲右闪,鸡鸭不宁。可鸭窝里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羽毛,都太小了,没办法,只好先委屈委屈那只最大的鸭先生了。方头看准时机,一个健步一伸手,抓了个空,瞅准时机,再次出手,依然扑空,静待时机,三次出手,刚好抓住了三根羽毛,一阵混乱之中,这三根羽毛又离奇的离开了它主人的身体,导致方头都不知道这三根羽毛是哪只倒霉的鸭子身上的,算了,不管了,大小还合适,先将就用用。先去掉两边的绒毛,然后拿出锋利的小刀把它切成一厘米长的小节装到小盒子里备用。
现在只差鱼线和鱼钩了,这两样只能去集市上去买了。还好方头过年的压岁钱一直藏着舍不得花,就等着用在这样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买回了鱼钩鱼线,方头用针先把鱼线从正中间穿过之前切好的羽毛,然后照着渔具店老板教的方法尝试着自己绑钩,不是捏不紧就是绑歪了绑松了,一连试了好几次,才勉强绑好了一枚,从三根竹竿挑了根最直的,然后比着竹竿的长度剪下鱼线再绑在竹竿上,另外再剪一段牙膏皮卷在鱼钩和鸭毛之间的鱼线上,这样就算大功告成了。
方头立刻到房后的地里挖了十来条蚯蚓,装到小盒子里,再抓点细土撒在蚯蚓身上把蚯蚓盖住,因为蚯蚓怕光,然后提着小桶,抗着新做好的鱼竿抄小道马不停蹄的来到河边,掐一小节蚯蚓穿在鱼钩上,把勾抛向那个戴着草帽的钓鱼人经常抛的位置。
可方头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抛到刚好的位置,要么远了,要么近了,实在很难把握,在差不多的位置,方头停下来不再重新试,先耐心等等。可等待的时间方头感觉度日如年,浮漂一直未动,或者动了方头没有发现,等提起来的时候,空空如也,连蚯蚓也不见了,难道蚯蚓跑掉啦,不对,应该是被鱼吃掉了,再来!再次挂上蚯蚓,丢到刚刚附近的位置,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白色的浮漂,期待着浮漂明显下沉的信号,终于浮漂一个有力的下沉,方头终于钓上了人生中的第一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