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理想国的访谈节目《八分》,有一期是梁文道对话知名学者巫鸿,起源也是巫鸿教授的新书《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出版。听完这期节目,又买了书,终于看完,觉得很有启发。
为什么想看看关于美术史特别是中国美术史的书?这不只是因为爱看画展,想了解关于艺术的更多知识,也是因为,回望历史长河,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些艺术,究竟源于何处,如何发展到今天,那些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审美,最终会成为我们理解艺术表达,理解人类精神世界的桥梁。
整本书涵盖了丰富的内容,跨越不同领域或者研究方向,是数年来巫鸿教授所开课程的第一堂课的讲义整理汇编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第一堂课,类似一个比较全面的开题报告,会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跨越的时代,涉及的资料,以及研究的方法。既不会过于专业艰深,也能激起对某一主题的兴趣。全书24讲,分上下篇,上部主要是通识性的方法概述,下篇更多关注特定的主题,比如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专业的研究视角。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专业训练,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也是肤浅零散的,读起来还是觉得并不难读,仿佛看见一位学者在面前,自信温和,侃侃而谈,顺着历史脉络一一细数值得我们研究的那些内容。越看越觉得有意思,主要是看到了国际视角下看中国历史的不同之处,又发现有那么多过去没发现的细节,比如礼器和冥器,比如不同时代石刻画上对同一个题材的不同画法,比如青铜器上花纹的演变,独特的分析眼光给我一些新颖的视角,更多的启发是如何站在时间长河的岸边,从更广阔更深远的角度认识问题研究问题。艺术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本身,产生的时代、放置的环境、后世的命运,都可供研究,也从中体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巫鸿教授在访谈中说,授课也是研究,每次讲的主题都不一样,都有新的内容,而当这些形成研究成果,就不会再专门开课,因为学生可以去看书。所以课程随时刷新,内容也涵盖甚广。
看看目录就能体会到。上篇的概论包含了一般的美术通论、礼仪美术、墓葬美术、中国书画、敦煌艺术等专题,下篇的主题·视角更有意思,谈到“纪念碑”、祖先崇拜,艺术史上的秦始皇,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瑞像、神物与灵境,中国艺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废墟”,还有山水艺术与超验、汉代墓地中的“门”、,还有好几讲关于中国绘画,涉及“女性空间”、作品与原境、绘画媒材和形式,以及佛教与基督教艺术比较研究。
慢慢看下来,我最大的收获,是从中看到的研究方法,对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启示。
比如,不要孤立地认识一件艺术品,要放在当时的场景里,还原当时的使用意图,区分装饰用品,区分礼器和陪葬品,比如墓葬里的壁画,与整个环境是融为一体的,单独把石壁放置在展厅里,就不容易理解图案的含义和作用。
很多展览是按照年代或者材质分类放置物品,这样其实不能还原艺术作品所处的场景,对于后人来说,站在当时当地体会物品的作用,呈现出的艺术性,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不要忘记区分事物本身和看事物的眼光。研究历史尤其要注意,看史料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读到的历史是后人撰写的,不可避免地带有撰写人当时的观念、背景、意图的影响,分析时要区分辨别,尽量客观地使用。社会环境与发展,是与艺术密切相关的,但评判总是带有当时当地的局限,我们的眼光应当放的更长远,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去看待。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方式。
这本书的内容可能略有些专业,但因为是“第一堂课”,有概述和脉络的梳理,读来也并不费解,甚至,对于纪念碑、中国古代画作中的女性这样的话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提供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和思路,通常意义上的认识是什么,反过来想想,会发现有不少的反例,或者延伸的例子。比如纪念碑一章,先是举例通常意义上我们认识的纪念碑,标准是什么,如何定义,然而这些定义足够吗?体量、固定、场所是不是关键因素?提出问题后,巫鸿教授举了日本伊势神宫的例子,这个建筑每隔二十年就会在原址旁边重建迁移,这种变化和移动违背了通俗意义上上的永久性和固定性,中国古代的九鼎,是可以移动和重铸的,但这些从其象征和社会意义来说也是一种纪念碑。解放思想、审视标准,或者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
对艺术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都有一些通识性的研究方法,很多时候也反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读书的乐趣在于,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思想,思想运行的轨迹,反观自身,得到一种思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