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年能读二十来本书的人来说,一个月到底能读多少本书呢?从10月24日开始,历经一个月的时间,我做了这项读书试验。
在我的计划中,三天一本书,预计一个月可以读完10本书,但今天正好30天时间,我共看书12本,包括6本教练技术、2本高效阅读、2本团体辅导技术、1本时间管理和1本底层逻辑主题的书籍,同时还完成了12本书的读后感并在简书上发布。
这样算来,如果我能坚持,那么一年将可以至少阅读100本书籍,这样与自己最好记录相比,效率足足增加了5倍。
那么,如何才能高效阅读呢,我总结了这一个月的做法,能够做到以下三条,你也可以提升阅读速度:
第一条:听书+读书,让阅读效率翻倍。
以前我是很不喜欢看点子书的,总是觉得电子书累眼睛,而且也没有纸质书的质感;但当翻阅起纸质书的时候,默读的习惯就不受控制的涌现出现,阅读速度就开始慢下来,一本书不知道要看多久才能看完,而且纸质书还比较受环境影响,在有些场合不适合总是夹在腋下带着走,所以这一次,我选用了电子书进行阅读,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首先,我在选择一本即将阅读的书之前会将目录扫一遍,确实是自己想看的内容再进行阅读。
不仅看目录,我也会看其他人对本书的评价,确定大部分人在看后整体评价较好的,才会选择阅读,同时也会浏览一下字数,如果是一本大部头,我会先放到一边,以免因为字数太多,看着看着就没有了兴趣而放弃。
其次,转变自己固有的想法,即书是神圣的,每一本书都需要细细品味的。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每本书只有逐字逐句的阅读,才算是对得起作者,才能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目的并学到书中的知识点,但事实证明,即使一本书你从头到尾一字不落的朗读,最后也可能什么都记不住。那何不放弃这个想法,将书从神坛上拉下来,让它为你服务呢?于是这次我强迫自己改变固有的想法,带着问题用尽量快的速度去阅读,在书中寻找答案,反而收获了很多。
最后,我使用了阅读+听书的方式,二者相结合,既解决了默读影响速度的问题,也解决了光听书记不住的问题。
以前自己只用听书的方式进行阅读,发现注意力总是会被视觉吸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耳朵里的声音,花了很多时间听,最后在大脑里没有形成任何结构和框架,于是我这次选择一边用三倍速度听书,一边用眼睛扫读,这样也很好的解决了默读的习惯,强迫眼球快速运动,将书中的内容再用视觉扫描一遍。双感官的同时使用,让阅读的速度突飞猛进。
第二条:流程化输出,让成果助力阅读。
我将每一本书的阅读都分解为选书——阅读——复盘——输出的方式进行闭环管理,只有完成读后感并发布才算将一本书彻底阅读完成,因此流程化的设置,倒逼自己进行输出,这样的方法大大解决了读后记不住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自己都会将书籍再次扫读一遍后,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盘,通过这种方式让整本书的结构跃然纸上,视觉化的冲击给大脑再次整理思路的机会,逻辑结构自然就在心中呈现出来。
第三条:用好碎片时间,让读书成为习惯。
在此之前,自己每天上厕所、坐车、午间休息时间都会用来刷视频,美其名曰放松身心,但这些视频就如同有魔力一般,让人欲罢不能,从限制的10分钟涨到30分钟,再涨到1小时……就这样时间在一个个或搞笑或无厘头的视频中悄悄流走,等眼睛酸涩难忍,到了上班时间才不得已合上手机,这一刻再一反思,只剩下拍大腿追悔莫及,因为除了大把时间被浪费,似乎什么也没有记住,什么也没有被留下。
所以每次拿起手机想要刷视频时,告诉自己打开电子书,几分钟也可以看一个章节,即使看不了一个章节,一段两段话也一定会有收获的,不信你试试呀。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跟自己对话,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让碎片时间慢慢聚焦在书籍上的时候,读书也就自然成了习惯。
掌握以上三种方法,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阅读速度也可以快速提升。
虽然我们阅读图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高效,更重要的是要将书中的知识为我所用,但量的积累才能造就质的变化,所以,亲爱的伙伴,如果你想改变你的生活模式,让书香充满你的生活,那么请你放下追剧、放下游戏、放下短视频,给自己几分钟时间定个阅读计划就读起来,只有状态发生改变,心态才自然转变。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