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就是你和他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拥有清晰的心理边界,意味着你的心理状态是你的,别人的心理状态是别人的,你们之间有边界;你关于对方的感知、想象和判断是你的,只有得到很强的佐证,才有可能确认是对方的。
2.隐私感
隐私感是最简单的心理边界。
如果一个人特别爱窥探别人的隐私,就意味着他在跨越对方的心理边界。(原因有好奇,也因为会过度美化坦诚的价值。)
过度坦诚意味着一个人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心理边界,让自己处于一种看起来毫无隐私的状态。
没有秘密,孩子就不会长大。(曾奇峰)
如果一个孩子一直对父母彻底敞开心扉,没有隐私,就意味着他还不是一个自主的人。
3.谁的感受谁负责
一个成熟的个体要懂得谁的感受谁负责。
当一份关系或一件事令人不舒服时,如果持有“我的痛苦我负责”的想法,人就比较容易有动力去改变;而如果持有“我的痛苦你负责”的想法,人就会总想着去改变对方。
4.心理边界与创造力
良好的心理边界能让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保留自主的权利,也能让我们在坏情绪来临时拥有主动改变的能力,还能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想象的世界里,人可以拥有一切自由,你把那些最出格的想象留在想象空间就可以,它不等于要变成行为。
相对于地理边界和身体边界,心理边界更高级。
先保护好自己或孩子的地理边界和身体边界,才有助于实现心理边界的形成。
5.财产边界
我们始终处在关系之中,难免会和他人发生利益关系,而对利益边界的处理,会对我们的内心产生各种影响。
6.家庭中的财产边界
你的财产是你的,而不是“我们”的,一旦觉得你的财产是“我们”的,就必然会出很多问题。
对于不能捍卫自己边界的人来说,自卑竟然成了一种保护。
如果不自卑,坦然承认自己的强大,他们就得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果自卑,把自己认为的能力降到真实能力水平以下,他们就有了一个借口——不是我不想背负太多责任,而是我没有这个能力。
7.职业关系中的财产边界
财产必须是有边界的,只有当这一点被充分尊重并得到保障时,人才会有动力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不管在什么方面,都不要着急让渡自己的利益,不要用这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助人胸怀。
成熟的人讲利益,幼稚的人讲情怀。
咨询师和来访者、雇主和保姆是两种相对特殊的职业关系。
咨询师和来访者是长期固定的帮扶关系,但彼此之间又有金钱交易;雇主和保姆之间看似只有金钱交易,但保姆会深度介入雇主的生活。正是因为这些特殊性,其中的财产边界问题才会更显而易见。
附:以上内容属于“摘录笔记”,出自《自我的诞生》第四章1、2小节P126-P137,时间2022年6月17日。
小吉有言:
小时候与发小发生过一次财产边界不明确的特大矛盾,从那以后,钱就分的很清楚了。
2010年10岁6年级,有一周去学忘了带饭卡,一直用的发小饭卡吃饭。
前两天我每次花了多少钱,记在纸上非常清楚,等到第三天之后我觉得我们关系这么好,而且我脑子里都记得,不用写下来了。(这里就是有一种模糊的“共生”关系和不明确的财产界限,才导致矛盾的发生。)等一周结束,发小饭卡我俩人一共花了30元,我只在发小饭卡上花了8元钱。
下午回到家,我跟我妈说这件事情,想着把8块钱还给人家。给完8块,她说我花了15块。她的意思应该是卡上一共花了30元,那我俩应该平分一人15元。但我知道我没有花那么多,中间我还用过我表哥的饭卡呢。因为这个钱的问题,我俩大哭大闹弄不清楚,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也变成了相看两厌的敌人!
最后我妈又去她家送了5块钱。回到家之后我妈跟我说,“大家都一块长到大的朋友,等新去学,不要再提钱这件事情了,还是朋友。”后来也一直是朋友,可能我俩都有一种默契,都不再提的默契。
长大有一天,我问她还记不记得发生过一次很大矛盾,她不记得了。不是我斤斤计较,是我被冤枉了,委屈多一些,自然是印象更深刻。这件事教会我,不管跟谁,只要是钱,就应该算的、分的特别清楚。原来这叫财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