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整理书架时偶然看到了《文化苦旅》,这是去年给女儿买的,闺女看了很多篇,我之前也有简单了解但没看过,所以就决定翻看这本书。
从书中我重新认识了都江堰,知道了她的历史以及对成都平原的影响,后人为她的维护,使她历经千年风雨依然造福后代,这就是一种传承,李冰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也感谢余秋雨先生对中华文化的探究让我们有更深认识,也有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样的题词,让都江堰美名远扬。余先生的每一处文化遗迹探访,做的功课都很深厚,查阅历史资料,到当地民众中了解,真的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汇集而成的文字在我们看来是优美的散文,却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
书中从莫高窟的中华民族痛失瑰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从沙原隐泉到洞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地方,似乎都蕴藏着那么多中华历史。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每当走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者也会停下来,在每个清静的雨夜里小憩,但是作者永远者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只是山水,更有着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
是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逯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忽而又看到了苏东坡和白居易在西湖筑堤合歌,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的敏感。余先生在自序中也说道自己所受到的打压,以及该书出版后来自各方的诋毁,但他不屈服,这可能就是文人的风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