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受到一位很帅气的小朋友的影响,我觉得有必要梳理梳理一下自己用软件整理的思维导图,或者说我这个是结构图更合理。
这是根据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梳理的第一部分关于一些基本问题的结构。
基本问题就是辨析“传播”和“传播学”两个概念,所以整个结构基本上是从这两个点发散出去的,从传播这个点看,第二级就是概念把握,传播和信息,传播的定义和特点,还有人类传播。
第三级就是关于概念把握这一块,就是传播这个词之前有库利呀皮尔士呀分别站在社会互动理论和符号学角度去诠释过“什么是传播?”但是对于这些概念大家还是属于理性观望吧,直到20世纪四十年代信息科学给传播注入新的色彩,关于传播的概念可能更清晰一点了,因为信息是一种物质的运动形式,然后信息也可以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传播学研究的就是社会信息——伴随着人类精神活动的信息。
通过各路学科的交叉,传播定义就出来了,社会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惯有逻辑,定义和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传播有哪些特点呢?特点更能显示出传播这个定义真的是各学科交叉的,比如传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信息共享的活动,还有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并且传播是双向的社会互动,那么必定也需要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共用的符号啊、比较接近或者相似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环境啊等等,不然就是鸡同鸭讲),还有传播比较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系统,说传播是一种行为就是从微观把握传播,以人为主体去研究传播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关系,传播是一个过程就是比较中观地去把握传播,以传播动态运行机制去研究传播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的关系,传播是一个系统就是比较宏观的把握,把整个传播过程的集合体作为主体去研究过程的集合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总体变化。
到这里整个“什么是传播?”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把人类传播也归到这个版块,因为看看上面的内容发现,其实我还是没理解什么是传播,感觉是空中楼阁,为了实在地理解传播,就需要造地基了,就是挖掘传播的渊源。
历史和发展,就是讲从动物传播到人传播,当人可以用语言传播的时候,就和动物拉开差距了,我当时就纳闷了?动物难道没有语言?对这个真不了解,郭书上说自然科学给动物的叽叽歪歪定义的是对自然被动的适应,好吧,囫囵吞枣吧。那人为什么就不是被动适应呢,据说是人开始给环境中其他事物“命名”的时候,语言就慢慢开始产生了(好像很有趣,以后可以多去了解一点)
然后还有“劳动创造语言”、“语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真不知道咋编,大概就是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的一个原因。
然后还有人类传播的四个依次叠加的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越往后体外符号系统越发达,每一个传播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发达社会也在变迁?咦?到底社会变迁和媒介技术发展是什么关系?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哈特也把媒介发展史用那个图表示了一下,大概就是口语时代属于示现媒介系统,文字和印刷属于再现媒介系统,然后电子传播媒介属于机器媒介系统。
电子传播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绝对量增加的信息,信息大爆炸吧,信息社会到来,然后这个社会形态下的一些特点就是,信息或者知识产业兴起,劳动者主要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信用交易成为常态,还有就是全球贸易和跨国贸易的兴起。这样看来我们浑然不觉自己所处的就是信息社会呀!看看万门大学、逻辑思维“得到”什么的,还有现在靠一个公众号就能养活一票人,出门支付宝啊,还有最近很爆炸性的支付宝免押金骑共享单车啊,各种代购买回来标签写着“MADE IN CHINA”等等。
说到人类传播不得不提符号和意义,首先说符号吧,定义就是在一定的表述和指代关系中产生,形式可以独立,且可以被解释。特征就是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解释关联物,说实话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反正符号是传播的介质,受传者解读符号下的意义?我觉得符号这一块很烧脑。不过要解释符号的话,肯定还要解释一下符号的分类,有一种二分法是分成信号和象征符,信号是人和动物都会的,象征符就只有人会了。就人类社会来说的话,符号分简单点的分类有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包括语言伴生符,比如你说话的语气音调啥的,还有姿态符号,就是你说话的神态什么的吧顾名思义,还有物化、仪式化的符号,比如表情包这些。
符号基本功能,表述与理解,传达,思考。
再接着就是意义,意义就是符号下的精神内容,用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来说,意义算是所指。意义有三大类,名师和暗示意义,外延和内涵意义(这个很有意思的列子,就是人的外延意义可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但是内涵意义就是对于人属性的界定比如“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还有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还有符号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导致意义本身也有暧昧性。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就是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和其情境的意义。符号本身具有意义但是意义不局限于符号,为啥?郭书上说,因为与实际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实际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
接下来就是象征性社会互动,人类的象征性行为前提就是,意义、社会互动和解释,人与人之间的象征性社会互动传播扩大双方的共通意义空间,加深理解。
象征性文化与当代社会,吉尔兹定义的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使用、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观念体系。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就变得越来越符号化和象征化。
啊,梳不下去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传播这一块还有传播过程模式和传播系统结构,大概梳理一下吧,传播过程模式比较中观,经典的有拉斯韦尔和香农—韦弗的直线传播模式,还有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和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不管是什么模式,都表现出一定的缺陷。然后还有就是传播过程的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特点。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和传播过程看起来好像有交叉,但是其实不一样,过程具有系统性,系统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从系统结构应该是比较宏观地去看社会传播,比如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传受双方都是在一定的个体到群体系统中。然后马来兹克从各种制约因素勾画了传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还有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是起源于日本的,比如田中久义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图,就是把大众传播放到宏观社会结构去考察,传受双方都在日常活动中从事不同种类的交往。由此也要想到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就是宏观社会结构普遍联系上把握传播。(表示不懂)
啊,时间刷刷流,传播学下次再接着梳吧,真是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