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把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区分为两种:一种是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另一种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
本章开篇谈到中国乡下人的“私”的问题,举了很多实例,提到“私”的毛病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为什么会有私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社会格局所致。
在团体格局中,个人就是一根一根的柴,多根成扎,多扎捆绑成束,多束绑在一起成捆,一捆就代表一个团体。每一个人都属于一定的扎、束和捆。而差序格局,就象把一块石头投到水里,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外面一圈又一圈就是他的社会关系。
这个比喻还是挺形象的,充分说明了我们和西洋社会结构的不同格局。
乡土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亲属关系就是这种在水里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由生育关系和婚姻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很多很多的人。以个人为中心,辐射出去一个庞大的网络。
不光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亦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街坊。有钱有权的人家街坊可以范围很大,而穷苦人家的街坊可能仅仅是周边的两三家。
所以中国传统结构的差序结构状如同心圆,具有伸缩的能力。当一个人穷困潦倒时,以他为中心的圈子就小;当他飞黄腾达了,这个圈子就无限扩大了。
不由得我想起了今年的奥运会冠军全红婵,在她收获东京奥运会冠军女子单人10米跳台金牌后,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她母亲接受采访说,她竟然不知道,家里还有这么的亲戚,有点“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味道。
在西方的团体格局里,一根一根的柴是很清晰的,团体内各个人是平等的,团队也不能抹杀个人,内部争的是权力。在我们的差序格局里,讲求的却是攀关系,讲交情,所以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
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如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远,越推越薄。
费老在这里阐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也就是儒家说的人伦,而伦是什么?就是从自己这里推出去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前面说了,这是一个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已”作为中心的。这是一种自我主义,一切价值以“已”作为中心的主义。这不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面对是团体。
明白了这个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范围就可以明白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私的问题了,费老认为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家可以牺牲族,牺牲掉外面的圈层,他以为的是公,是为了向内的圈层,最终结果就是圈子的最中心,就是利已。所以私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