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目标:52本
完成情况:2/52
感悟:
因为想提高演讲能力,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索性就开始了阅读。
文章结构大部分都是抛观点举案例。很多案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缺少了很多新鲜感。
不过倒有几个案例的故事还是有价值的,提醒到我演讲中应该重视的细节。我把这些案例单独摘出留存,以便日后翻看复习。
一、香港导演重讲故事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问一位著名香港导演:“你是如何看待当今大陆电影和香港电影的?”导演讲道:“其实两者相较之下,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香港电影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在讲故事,并且是想要讲一个好故事,比如刘德华主演的《桃姐》等。而大陆的电影则是很努力地想要讲一个道理,不管故事有没有很好地传达给听众,却无时无刻地不在讲道理,道理永远在故事之上。”
这位导演对两地电影区别的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不单单拍电影如此,我们在生活中讲话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空洞无味的说教,只有将道理寓于故事之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演讲也是如此。现在,有一些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不屑于讲故事,他们认为讲故事是耽误自己和听众的时间,只希望在短暂、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演讲。内容的核心思想一股脑的灌输给听众,但实际上一场成功的演讲不仅要讲好道理,更要讲好故事。
二、奥普拉的演讲忠告
奥普拉在演讲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奉劝听众,她认为:“演讲其实就是和别人在聊天,既然你是在和听众聊天,那么就不能任性地选择‘你想讲的东西’,而是要像朋友一样去了解他们,倾听他们,最终捕捉到听众期待从你这里得到什么答案,然后照着那个方向去提出问题,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
无论是脱口秀还是演讲,奥普拉的嘴巴似乎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充满激情,并会使人不知不觉间对她产生信任和依赖。她总是强调:“想,然后去做。不管是生活、恋爱或者工作,都要相信自己,并且敢于追求自己的所爱,遵照内心最深处的愿望去不停努力,而不要一味地忍耐和痛苦。”
三、乔布斯的演讲风格
“乔布斯风格”,发布会前最少三次路演调整各种细节,反映了他在对人做事方面的专注和专一。
疏通条理,突出重点。
苹果公司之所以每发布一个新产品前都要举行发布会,无非是为了向用户介绍新产品,同时给老用户树立继续使用苹果产品的信心,并且吸引那些还没有入手苹果产品的人来购买使用,挖掘和激发潜在客户的购买欲望和热情。
因此,纵观历届发布会现场,乔布斯在40分钟到1个小时的时间里,是如何做到让听众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又能了解到产品的核心理念的呢?
在苹果发布会现场,乔布斯更多的是用一贯简洁的风格开场,开门见山地告诉听众,今天我要说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大概包含几点,第二方面大概包含几点等等。
然后他开始进行详细阐述,当每个大的方面结束之后,他还会像老师讲课一样将之前的内容再贯串起来归纳出重点进行重复。
而通常情况下,乔布斯反复强调的这些重点便是本场发布会中新产品的特点所在。乔布斯正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条理清晰地向听众介绍了新产品的特色所在,并且在反复回顾和强调之下不断加深听众对于苹果产品的好感度。
四、演讲的节奏
乐嘉最早开始演讲时,由于性格以及日常讲话习惯等因素,他在演讲时的情绪总是很高昂,语速也很快,而听众在聆听过程中的会由最初的挺有意思、满怀激情到后来的神情倦怠。因为在他高强度的讲话速度中,听众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毕竟人不可能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中。也正因为此,尽管乐嘉有着非比寻常的演说天赋,而且他的性格色彩分析也很精彩,但他演讲的效果却总是没有预期中的那样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乐嘉在同他人的交谈中聊起这个话题,那人问他:“你有没有想过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演讲语速?每次听你说话都感觉好累啊,更别提你每次演讲都那么长的时间,别人哪受得了。”乐嘉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回顾自己以往演讲的视频发现在把控演讲节奏和语速这一点自己确实需要改正。此后,他在每次演讲之前,都会认真分析演讲稿,然后同朋友一起商量语速的变化以及情绪的转换等问题,经过再三推敲后,才会确定以哪种节奏进行演讲。而到了演讲结束之后,他还会再进行总结分析,保留可取之处,针对不足之处再想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法。正是经过这样一次次的分析与练习,我们才能看到今日舞台上这样一个鲜活、生动,能够在演讲中通过不同语速来表达自己情感的超级演说家乐嘉。
说话是有诀窍的,演讲更是如此,演讲者要尽力避免语速和节奏的问题,以避免自己表达出错误的情感,导致听众误解演讲内容,更严重的会使听众听不明白,演讲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演讲不是赛跑,因此说的太快不是一件好事,只有具备根据内容变化而熟练的转换语气,并能掌控节奏的能力,演讲者才能用合适的语气更好地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也才能使自己的演讲真正富有感染力。
五、黑格尔说演讲的目的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中对演讲的目的做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一般说来,演说家在演讲里的最高旨趣并不在于艺术性的描述和完美的刻画,他还有一个越出艺术范围的目的,他演讲的形式结构毋宁说只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利用其来实现一种非艺术性的目的或旨趣,使听众达到某一信念,做出某一种决定,或采取某一种行动。”
从这个观点来看,演说家感动听众,不单是为感动而感动,听众的感动和信服也只是一种手段,便于演说家要实现的意图。
所以,对听众来说,演说家的描述也不是为描述而描述,也只是一种手段。
在这段论述中,黑格尔认为,演讲家所做的一切关于演讲内容的描述都是为了通过这种手段而达到自己的演讲目的。
六、演讲结构三要二注意
心理学家通过对听众的问卷调查发现,听众认为一个比较完好的演讲结构必须包括“三要二注意”。其中,“三要”就是:开场白要有吸引力、主体内容要丰富饱满、结尾要耐人寻味。就重要性而言,在这三者之中,开场白一般占据10%左右,主体内容和结尾分别占据85%和5%。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撰写演讲稿时能够分清主次,调整好内容的比例分配,如此才能使得演讲稿在脉络清晰的同时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注意”就是注意节奏和衔接要自然、顺畅。演讲节奏的频率要多站在听众的角度考虑,内容的衔接主要是对演讲结构松紧、疏密的一种补充,主要是为了让演讲的各个环节之间变换得更加自然、顺畅。因此,只要演讲者在演讲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这个基本要点,便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演讲结构的混乱问题,使演讲变得更加简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