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让人非常激动的日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终于在今日发布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发布会过后,就看到了新鲜出炉的《课标》,里面修订原则中第二条是坚持问题导向写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
粗略一读,新版《课标》较之于旧版,更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
正巧今日继续研读关于“问题”的篇章,更让我不断反思自己。
之前听师傅上课,看师傅的书,总是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问?曾百思不得其解。
大师傅也曾反复叮嘱我:发现真问题,寻找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也曾非常困惑,我的问题不够真吗?
课堂教学之所以会呈现“碎片化”,很大程度是问题过于琐碎。而问题来自哪里?课堂学习共同体有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编者。自己以前的课堂,也曾反复与学生提到:关注作者意,关注自己感悟。忽略了编者意图。
基于学生的理解,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基于问题的教学,这个问题就应该是真问题。真问题来自哪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与学生认知存在的主要“障碍”的交集就构成了基本问题。这个基本问题是为教学定向的问题,也是整篇文章教学思考的基点。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对话的过程。教师的理解不能替代学生的理解,更不能去臆想学生的问题。学生才是阅读的主体。阅读的基本矛盾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包括阅读动机和愿望、知识经验和阅读技能等,与理解课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包括对阅读任务情境的理解,展开认知所需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阅读活动中所需要的技能水平之间的差异。
不同学段的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样,问题的设置也要与学生整体认知水平相适应。
所谓的“真”问题,要来自于学生,回归到学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