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著名格言,意思是生命体的存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包括人在内的生命体就会消亡。可事实真如此吗?
科学发现,动物世界有个奇特的规律,好“静”的往往比好“动”的寿命长。迟钝慵懒的乌龟和鹤类往往被视为长寿的象征,敏捷凶猛的豹子狮子却都是些短命鬼。在我们印象中,专业运动员和武术家很少长寿的,而书法画家、学者科学家和僧人道士却多为高寿人群。
何以如此?医学界将其归咎为快慢心率。心脏不是永动机,由于心跳总数是有限的,那么跳得越快必然死得越快。比如,老鼠心率约700,寿命只有1至2年;猫狗心率150,也就能活十几年;老虎狮子心率100以上,平均寿命20多年;而乌龟心率只有10左右,平均寿命达150岁。这个规律是乎也适用于人类。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讲,生命在于运动吗?但善于运动的动物,似乎更容易消亡。人难道要像乌龟一样,一动不动才能活得长吗?
当然不是。“心率说”阐明“用完即止”的道理,从生物种类上划定了一个大框架;而生物进化还有一个重要原理,即“用进废退”,这在决定同一物种生命长短的小范围内,具有不可忽视的效力。也就是说:自然条件下,人永远活不过乌龟,但“用进废退”运用得好的人,能够活得更像乌龟(这里笔者指的是寿命)。
那么,什么是“用进废退”呢?生命体组织,如果经常使用、反复刺激,就会加速分裂、充满活力;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萎缩退化,甚至消亡殆尽。比如,肌肉往往越用越强大,大脑也越用越好使;摘除一个肾,另一个肾体会变大;长住高原缺氧环境,人的心肺会变大等,都是用进废退的具体表现。
说到这里,或许你也听出了端倪。难道“人的心肺变大”是好事吗?当然不是!这是过度使用造成的恶果,虽然符合用进废退的原理,但绝不符合养生的道理。换句话说,在“用”和“不用”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找到人类获取长寿的秘密。
这方面,中国人走在了前面。虽然类比西医,中医有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其探求阴阳平衡,追求的是一个更长远目标。中国人讲究中庸,也绝不是和稀泥,而是在寻找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你看太极拳,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
俗话讲,过犹不及。运动员,虽然通过运动获得了强大的心肺功能,但此前透支使用,带来不可弥补的创伤;僧人道士,虽然以静为主,但挑水扫地爬山成了更养生的运动。别以为乌龟运动得少,那是被你圈养在池里;动物园里的大象只能活80岁,而森林里有的大象能活200岁。
笔者并不厌恶加班,但厌恶没有规律的加班。习惯通宵熬夜,肯定有助于好工作、提升技能,但透支生命带来的是不可逆的损失。就像运动员,透支运动必然导致早衰;就像乌龟和兔子,兔子一时领先又如何,乌龟的日子还长,即使慢慢爬也把兔子甩在后面。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话没错,但“长命”在于“适度运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采取适度的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呢?
1.适度运动,从转变观念开始。
运动对身体的直接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身体柔韧度,增强肌肉力量和减肥。
比如,改善心肺功能。虽然前面讲,加快新陈代谢会加速人的衰亡,但因心肺功能的病变导致死亡,远比达到使用极限要高得多。
再比如,人体的柔韧度对幸福指数有很大影响。有的人到中年,肢体的伸展度就非常有限,背手挠痒都很困难,也会因为过度僵硬导致受伤或身体畸形。所以,柔韧度是运动不可忽视的内容。
还比如,力量练习也关乎日常生活,在紧急时刻往往能派上大用场。
转变运动观念,也许塑身是你坚持运动的初心,但以健康长寿和提升生活质量为目更重要。讲究科学、全面着眼、保持适度,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2.腹部减脂,做仰卧起坐?
消除啤酒肚,该多做仰卧起坐吗?当然不是。人体减脂是一个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除非运用吸脂手术,不然局部降脂是几乎不可能。当然,腹部容易造成脂肪堆积,也是人体率先消耗脂肪储备的地方。
既然“减腹”必先减肥,我们应当如何科学减肥呢?还是两个笨办法:一是燃烧脂肪;二是合理控制饮食。一方面,有氧运动才能燃烧脂肪,上气不接下气时,消耗的都是体内的糖分。人体储藏一颗糖需要3克水,而储存一克脂肪只需要0.3克水。因此高强度运动后,体重会大大减轻,但减轻的是多是消耗糖分后散发的水分,而脂肪并没有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控制饮食至关重要。一般讲,只有每日能量摄入低于消耗时,人体才会动用储备能量,即燃烧脂肪。但过度节食对人体有巨大伤害,而且是不可逆的,节食要科学适度。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脂肪,因为人体对摄入脂肪的吸收率达96%;可以多吃蛋白质,因为人体摄入蛋白质是有限的,多余的就会自动排除。
当然,“仰卧起坐”也不是没有用处,锻炼出的肌肉先要不被遮挡,如果藏在脂肪下面,肯定是看不到的。生活中,胖子一般力量都很大,这是他长期“负重”锻炼的结果,别以为胖子肌肉少,只是被遮挡看不到。
3.健身,总有一款适合你。
快走,是一种超值的运动方式。迈开大步走迈开大步走,不但小腿、大腿和大臀肌都能得到锻炼,大幅度摆臂,还能锻炼上体肌肉。
在锻炼方法上,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套。但在跑步和力量练习前后,往往忽视了拉伸训练。比如,把“动态拉伸练习”作为热身重要内容,尽量把身上的肌肉群活动开;再比如,运动结束后,可以把“静态拉伸练习”作为恢复整理的主要内容,这些不但能有效防止训练伤,对锻炼身体柔韧度有很大好处,让运动后更加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