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关内卷的讨论好像少了很多,希望人们是因为冷静下来之后,思考过了自己在这个内卷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荒唐的事情,并引以为戒。(以下内容仅为思考和简单分析,用作讨论,不是结论)
内卷存在于各个行业,各种年龄段的人群,还可能在某个工作的某个环节上。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什么呢?过度竞争、低效、焦虑、压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篇文章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曾经在一个海边,有很多买凉鞋的小店,他们每天早上八点营业,晚上五点关门,周六周日双休,周而复始,岛上的商铺都保持着还不错且稳定的收入和客流。突然有一天,海边来了一个来自外地的商人,这个商人卖的东西也是凉鞋,所以并没有引起原住店主的注意,但这个外地商人有个特点,就是拼命,每天早上6点便打开店门营业,中午也不休息,晚上11点才关门,周六日也保持着这个状态,久而久之,来海边的人们光顾这个外地商人店铺的次数越来越多,他的生意越来越好。此时,原住民不乐意了,他们也开始每天6点起床开门,晚上11点关门,甚至更晚,周六周日也开始照常营业。又过了一段时间,海边每个店主都在熬着开业时间,但最后每个人的收入却都少了。
如果这个故事的情况在现实中真的存在,那么必须要指出的是,这些跟着外地商人一起增加了营业时间的店主,他们赚钱的效率降低了,原本每天8个小时能赚到的钱,现在每天要花16个小时,还达不到以前的水平。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破局的思路挺简单的,既然大部分人们习惯了在这个外地商人的店铺中购买凉鞋,那么原住民在自己的店铺中,尝试出售一些其他的物品即可,或者开发一些海上游玩的项目;如果不想放弃自己的凉鞋生意,那么不如开始提供修鞋的业务,或者新添更多的凉鞋种类,通过不同的内容吸引人们的目光,为自己的店铺增加客流。说白了就是避免正面的竞争,尝试开拓新的方法,在严重同质化的行业中,积极创新。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在国内任何一个海边的旅游景点,肯定不会因为多了一家店就让所有人收入都减少很多,也不会有这么明显且直接的解决方法等着我去提出。不过这个例子确实给了我不少新的思路,由这个例子引发了思考之后,我试着写了如下结论:
内卷的本质,是一种盲目的、无深入思考的、短视的模仿。
武林外传里曾有一集,佟掌柜在听邢捕头三番五次的宣传,XXX家孩子在某个看似没啥意义的比赛中取得了名次后大设宴席的事儿之后,也要求自己的手底下人教小贝去学别人家孩子参赛的内容,当时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句话是佟掌柜边演边说的:“一边儿吹箫,一边儿下棋”。这几乎是所有做父母的人都会经历的精神斗争,别的孩子学习某个技能并且参赛获奖,我们家孩子是不是也应该得拿个奖才?当我们细品这句话的时候,首先听出的应该不能是自己家孩子的不努力,而是这个大人内心的嫉妒和羡慕,当父母存在这种心态的时候,每每听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自然会觉得不自在,而这个不自在的原因,是自家孩子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于是乎,不少家长们就化身为了“佟掌柜”,督促孩子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已学的东西,或是开始去学一项新的东西。当更多的孩子针对一个特定的内容,以相同的方式消耗了更多的时间的时候,内卷就开始了,最后的情况可能就会像最开始提到的商铺一样,时间要一直增加,但是收效的体现并不对等。
故此我所认为的内卷的模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目标的模仿,另一方面是对过程的模仿。对目标的模仿会一定程度上诱发对过程的模仿。
所谓对目标的模仿,指的是“别人有的,我或者我的孩子也必须得有,别人达到了一个水平,我或者我的孩子也必须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对于成年人来说,获得公务员资格,进入编制体系内,取得更高的行政级别,进入世界几百强以内的公司,拿到更高的收入等目标,如果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希望取得的成就,并且不以此为终止,那么其实并不算是内卷的过程(虽然这个时候的自己可能会被别人当做模仿的对象)。如果这些目标只是因为看到别人获得了,自己也觉得应该获得,或者别人觉得你应该获得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不知不觉得进入到了卷的最初过程中。
在武林外传中这个事儿中,佟掌柜希望小贝参赛长面子是目的,而让小贝学琴棋书画就是佟掌柜的实现目的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呢?家长们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长面子,还有缓解自己对于孩子未来的焦虑,和帮助孩子实现自己想象到的美好未来。而过程,自然就是让孩子去学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各种比赛,取得各类资质。而小贝只是剧中其中一个孩子的缩影,在邢捕头这么大力的宣传下,肯定会有其他的孩子也继续参与到其中。当家长们面对之前电视上铺天盖地的线上教育广告的时候,当家长在看公众号上说未来的机构会怎么怎么样的时候,这些广告和机构的功能和剧中的邢捕头类似,都会使一部分观众和听众期望通过一种相似的过程,达到相似的目的。
这时候我感觉,如果只关注教育内的内卷,并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解释,不管是清华北大,还是远洋留学,最后这种“卷”的出口,都是家长们无法想象的未来世界,和在这种世界中拥有美好生活(或者说直接一点儿,更好的收入)的愿望。而对这种未知世界的恐惧和焦虑,促使他们尽可能的寻找最“高效”的手段去应对。当所有人都在追求着某个高效的手段,模仿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并慢慢将这个“高效”的方法变成一个每人都要做,但没有任何效率的方法。
我在琢磨这个内卷的过程的时候,主要想了这么五个部分,第一个是在国企和国家机关中。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级别,除了工作年限的硬性要求,还有个人在岗时的成果或者政绩。地方官员的成绩可能包含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当地社区的服务水平、企业的产值、居民的教育等等,其他国家机关应该也会有类似的要求,但我没在机关单位中待过,不写太多了。假如我设想的国企中,需要很多类似的“政绩”,或者说成果才能够进行升迁,那么怎样获得这些成果就是其中的人每天都在思考的东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比别人更快的获得成果?借鉴前人的经验或许是个非常便捷的方法,观察别人获得的对升迁最有效的政绩,自己也学着去做相同的事情,以期望获得相同的甚至是更好的成果,久而久之,这个方法或者成果所带来的升迁机会就慢慢少了,人们就回去寻找另一种对升迁有帮助的成果,继续去做,也会有人继续去模仿。
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展示和接触这些成果的机会,能在国家机关单位中做干部的人相对另一个群体来说并不多,这个群体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部分,还未考入编制的人们。编制会规定每个机关单位人员配比的数额,以及具体每个岗位的人数,其实大部分岗位每年的人数配比基本不会有太大幅度的增加,虽然如此,还是有不少的人希望获得一席之地,毕竟从建国开始,不少国企的福利待遇还是相当优厚的,这使得一些人即使不追求过高的级别,也能拿到一份在当时还不错的回报。有了考入编制这个目的之后,人们就要开始寻找对应的过程了,每年报考的人数都非常的多,每个岗位的人员额定数量的增幅远远不及报名人数的增长,为了能够获得进入编制的名额,参加考试的人就得在通过笔试后,寻找有助于增加面试通过率的筹码。这里的筹码指的是一些对应职位的工作经历,或者自己曾经在某个社会活动中得到的奖项等等,同样的逻辑,当一些被传出对通过面试有帮助的经历和奖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拥有的时候,就需要新的经历和新的奖项去衬托自己比他人强的地方了。
进入编制内的人员数量相对每年考编制的人来说,肯定依然是少数,那么这一些没能成功考入编制的人,可能会选择继续尝试,也可能会放弃考编,另找一条可以获得较好生活的道路。这些人构成了我思考的第三个部分,在民营企业中的人们,可能也是现在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一部分。这部分人为了能够找到应对未来环境的办法,或者说保证自己能够在未来能生活的更好一些,确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赚钱。不管未来社会变成什么样,作为一般等价物的钱永远是有用的,于是乎,目标确认后,就是思考怎么赚钱的过程了。在以前人们都在工厂里的时候,获得更多钱的方法很简单,加班嘛,我多工作一个钟头,就拿了一个钟头的加班费,当然不是所有厂家都是这么良心,但至少是个出路。在现在的社会中,单纯的加班已经没有意义了,员工的工作需要出成果,所有人都需要出成果,谁拿更多的钱?当然是出成果更快的那一位。在整个公司中员工的工资高么?当然高不过管理层。管理层的收入大概率又在老板之下。于是乎,在企业中如何更快的出成果,如何更快的晋升,又成了没能进入编制这部分人要做的事情,和他们进入了编制后可能很相似。
但说实话,现在的企业虽然很多,但是能让人耳熟能详,或者拥有相当的影响力的企业并不多,能够即可提供高薪的企业也就现在上市了或者体量非常大的那几家,那么怎么才能比别人更快一步进入到这样的企业之中?怎么样才能够让面试官觉得我虽然没有经验,但可能值得一试?答案是学历。第四部分,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学历的升级,直接踏过企业门槛,或者作为考编面试时额外筹码的学生和家长们。高考1977年恢复,这之前基本很少出现高学历的人,而在恢复高考之后,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在当时倒也确实,570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万人,这28万人在当年的地位,估计比现在的哪个名校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地位都要高,在随后的几年中,参与高考的人数没有太大的提高,录取人数虽然在缓步上升,但必定满足不了那个年代的公司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学生这个身份,就理所应当的被推上了“就业敲门砖”的神坛。
时至今日,家长们对孩子的最低要求基本都已经提升到了“至少是个大学生”的水平,但近年来考生人口暴增是个有目共睹的现象,大学生的人数仿佛已经超过了企业预期招募的人数,那么剩下一批没有能够成功进入公司的人怎么办?同样是两个选择,要么去一个没那么热门的公司先干着,要么回到学校深造,即考研考博,用提升学历的方式去和比自己小的本科生竞争。当然了,学生对高学历的追求并不完全是因为考生过多,领头企业提高了入职门槛也是让家长和学生们选择投资学历的原因之一。当企业发现大学生的数量太多,已经加大了他们选择员工的成本,或者入职的本科生普遍不具备公司需要的能力时,可能就会提高他们的门槛,而学历又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标准,所以企业普遍提高学历门槛,以便能更方便的对人进行筛选。而当考生们都同时拥有着相同的学历的时候,是否出自名校就成了一个新的指标,于是考生们不仅要搞到高学历,又要对名校名额的争夺。
本科没有名校的学历怎么办?大学里面努努力,去拼个名校的研究生名额,相当于又来了一次高考,但家长们也清楚,尽快进入社会获得工作经验也很重要,如果能获得一个985或者211学校的学位,那么也许就能比一些因为没有进入这些学校而想去读研或复读的学生要更有优势一些。如此一来,高考之前的学习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之前的人们,即是第五部分,这部分人包括学生,也包括家长,他们都是被迫参与内卷的一部分,在同一时期内,第五部分的家长看到了前面四个部分的竞争程度后,自然非常迫切的希望孩子能够在第五部分就进入了某个名校,减轻未来的一部分竞争。(当然,必然不能说孩子考上清北之后就可以完全没有竞争压力)这时候,家长就要开始思考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了:“进入名校要求什么?要求分数;分数从何而来?刷题。”前几年的逻辑可能到此为止,刷越多的题,对于知识的考法就可能越熟悉,考试中能够应对的题型也就越多,考试获得高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近几年,网络上可以找到各种真题,各种模拟题,每个学生可以刷到的题基本都是一样的,刷题的优势可能就降低了很多。那么在不能减少刷题的情况下,怎么继续让孩子突出呢?证书。接着刷题的思路继续思考:“每个人都刷着同样的题怎么办?找其他能够被录取的筹码;哪些筹码会更有优势?考证书、考级别;考到什么程度比较好?越精越好;如果参加不了太高端的比赛考试怎么办?那就多参加别的。”第五部分中这些家长为了解决这样的困惑,他们盯上了各种各样的考级和比赛,上到国家单位主办的级别考试,下到普通企业主办的商业赛事,家长能了解到的都会去了解,能考的都尽量让孩子去考,证书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同时在这个阶段,各种新比赛和考试也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进入到家长的视野,而家长们,在各种考试比赛的宣传的渲染下,能详细了解的时间变少了,对于未来形势的焦虑变多了,对孩子以后的生活更加无法掌控,焦虑的家长只能尽可能选择他们了解到的最有效的考试,或尽可能多的参加这些考试比赛,以此作为一种可能的应对未来的手段。
说了这么一堆,稍稍总结一下(虽然可能也不简洁):这五个部分的人从年龄层面来说,基本上是从一到五越来越小的,包含的人数则是从一到五越来越多,承受的压力程度和面对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第一部分人拿到事业编制或行政编制后,需要通过更多的政绩提升自己的级别,以获得更好的待遇;第二部分人在达到编制考试的基础要求后,需要通过额外的经历和事迹来提高面试的通过可能性,以得到编制内的各种福利;第三部分人未成功考入编制,选择了民营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加班以取得更高的工资;第四部分人在大学期间寻找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以期望越过高薪企业的招聘门槛;第五部分人,刷各种试题,参加各种考试,想方设法的进入一所名校,以便在相同学历的人群中增加被企业挑中的几率。
经过这么一圈的思考,我发现:教育中的内卷是源于人们工作和生活中小幅度或中等幅度内卷的过度下沉,越往下走,要担心的未来的内容就越多,相对的竞争也就越激烈;而每下沉一个部分,人数就有很大幅度的增加,人们用来应对未来和缓解焦虑的手段就越来越类似;下沉到的年龄段越小,人们就不可避免的变得越来越短视,越来越不清楚未来该用什么方式去面对;随之而来的,焦虑感越来越大,内卷越来越严重。
2021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多个政策,先是两会期间提出了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学费收取模式和收费价格进行了限制,接着停止了北京几乎所有校外文化课类型机构(特别是幼小衔接和英语类)的授课,然后又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前前后后还有不少其他的政策,看得出来国家这次算是铁了心要整顿教培行业了。前短时间各种线上教育集团的广告铺天盖地,纯靠砸钱来获得客流,给家长强行制造别人都在学,不学跟不上的恐慌,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影响就不多提了,电视上,地铁站,公交站牌上,能展示广告的全是这些靠资本砸钱的主投放的内容。而在教育部出台了禁止在以上区域投放线上教育广告,并且在6岁以前禁止使用平板这类电子设备授课后,这种乱向缓解了不少,现在国家又有了整顿线下校外培训的动向,着实令人欣慰。
教育部目前出台的各种政策,仿佛一直在针对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又强调了不能让幼儿园小学化,提出了学前不许握笔、不许使用平板、不能让小学与幼儿园存在如此大的断层……给我的感觉,教育部希望通过先整顿小年龄段孩子的学习环境,慢慢改善未来的环境,毕竟如果这一批小孩子在极为不同的环境里长大,也许会使得准备为这些孩子服务的后续学校或机构作出不同的准备。
只是呢,我觉得如果只靠从下向上慢慢的上浮影响,遇到的阻力实在太大。目前大批的家长,其实仍然在为从社会环境下沉到教育界的内卷感到焦虑,经过了五个部分人群的扩散和放大后,仅仅是某个行业领头人发布的未来的计划,都有可能使得家长们的神经再次绷紧,内卷的下沉过程是一个蝴蝶效应,现在已经在教育界扎了一个比较深的根了,依靠现有的政策慢慢上浮“反内卷”的影响,不是不行,只是还有太多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补充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政策强有力的执行下去。这个部分,或许我会单独写一部分,如果内容不多,再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