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经验和思维
1、经验的性质
经验的主动因素——尝试
经验的被动因素——承受结果
这两方面的结合测定经验的效果和价值。“从经验中学习”就是在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和我们所享的快乐或所受的痛苦这一结果之间,建立前前后后的联结,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就变成尝试,变成一次寻找世界真相的实验,而承受的结果就变成教训——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结。
经验与教育有关的结论:
(1)经验本来就是一种主动又被动的事情,它本来就不是认识的事情
(2)估量一个经验的价值的标准在于能否认识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或连续性。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学到的更多是理智的认识——直接吸收知识而不从事获得有效经验的事情。
身心二元论的弊端:
(1)身体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干扰,教师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对师生都会造成神经紧张和疲劳。
(2)对必须用“心”学习的功课,一定的身体活动也是需要的——眼、耳、口、手等。任何把身体活动缩小到造成身心分离即身体和认识意义分离开来的方法,都是机械的方法。比如反复抄写默写刷题
(3)在智力活动方面,“心”和直接的作业隔离,就会强调事物而不顾事物间的关系或联结。
2、经验中的反思
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我们所作的事情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系。
思维就是把我们经验中的智慧的要素明显的表现出来,它使我们有可能行动有目标,它使我们各种目的的条件。
思维转化到经验的五个步骤:
①困惑、迷乱、怀疑,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不完全的情境中,这种情境的全部性质尚未决定;
②推测预料——对已知的要素进行试验性的解释,认为这些要素会产生某种结果;
③审慎调查(考查、审查、探究、分析)一切可以考虑到的事情,解释和阐明手头的问题;
④详细阐发试验性的假设,使假设更加精确、更加一致,因为与范围较广的事实相符;
⑤把所规划的假设作为行动的计划,应用到当前的事态之中,进行一些外部的行动,造成预期的结果,从而检验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