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追求完美,或者说让自己尽善尽美。
他们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在妻子眼里,他是最体贴的丈夫;在孩子眼里,他是最棒的爸爸;在父母眼里,他是最孝顺的孩子;在同事眼里,他是最优秀的。他们有着其他人所推崇的所有优点。
事实真是这样吗?真有这么完美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导我们,事物都是辩证的。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正与反,对与错,美与丑是永恒存在的。过于纠结完美,只是内心有个执念,比如:处女座情节。
以往的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教导我们追求良好的品质,摒弃不良的习惯。比如,要改掉坏习惯,要控制情绪不要愤怒,要战胜恐惧等等。
今天,不妨放下我们的执念,换一个角度看待我们曾经所想要改变的那些不完美。
武志红,著名心理咨询师作家。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从04年左右纸媒时代就开始在《广州日报》通过心理学专栏开始向公众发声,移动互联网时代又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始终保持高频的输出和粉丝互动,并在得到等知识付费平台开设专栏。
在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作者阐述了一种与我们传统教育所不同的思考理念。所谓的不完美,才是更真实的自己。我们要学会感谢,感谢自己,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接受很多的教育,都教我们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好友,感恩身边不认识的人。但很少有人会说,你要感谢自己。
我们更多的是抱怨自己,否定自己。父母生病,我们会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照顾好他们;上班迟到了,我们会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早点起来;生活不如意,我们会抱怨自己没用。
很多人在反思自己的时候,能发现一堆毛病,自己就是缺点的集合。再看别人,一个个都那么优秀。自惭形秽。
其实大可不必,你所觉得糟糕的自己,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差劲。你所看到优秀的别人,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棒。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乔布斯创建了苹果,却因为自己性格原因,被排挤出苹果管理层12年;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但他高考考了3次才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晚年却痴迷于神学研究。
你要知道,你的坏习惯代表着你的内心的需要。这种习惯也许你已经发现了,但是却很难改变它。因为当你试图去改变的时候,它不会直接消失,而是潜藏在你的内心深处。某一天,你觉得彻底改变了,将它消灭,而不再注意的时候,它又会慢慢出现。因为它并没有真正的被消灭。
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坏习惯,尝试着理解它并接受它。作者在书中说道:“真正能自控的人是内心和谐的人,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每一部分需求都当做朋友来看待,这样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敢于拥抱真实的痛苦,接受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才是治愈心理问题和获得成长的秘钥。
不要去排斥自己的恶习,无论是胆怯、苦恼、恐惧还是愤怒、脆弱,那都是自己真实的一面。你刻意的去压制,只会让这些情绪爆发的更加猛烈。
换个角度,完美只是一种评价,就像好与坏,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可以努力去追求极致,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在这之前,先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轻装上阵,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