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读完的一本关于历史的书籍。因为不懂历史,读得很艰难。看看大家的读书笔记、查一查百度,再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前后想一想,好像读懂了那么一点儿。
《漫长的余生》写的是生长于南朝中下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三十岁前生活平淡无奇、三十岁时正常的生命轨迹骤然休止,成为官奴在北魏生活了56年。这可真是漫长的余生呀!
本以为本书主要写王钟儿的故事,但其实写的是王钟儿(出家后叫慈庆)在北魏时期,北魏朝权的更迭变化。这个变化,主要是写北魏“子贵母死”制度对北魏的影响。
子贵母死,是指当某位皇子确定为皇位继承人时,其生母要被处死。这是北魏开国之君道武帝拓跋珪安排身后事之一。这是怕强大的母族家族分享皇族的权利。后随着部落的离散,集权的加深,拓拔统治已基本稳定,母族后族难以干预国政,更不可能威胁皇权,原先立子杀母的动因早以消除。但是,对于常太后和冯太后来说,子贵母死之制则是他们争权夺势的武器。被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特别是冯太后,不但使这一制度延续下来,而且更加严酷,导致预想不到的后果。
冯太后掌控了献文帝和孝文帝两代君主,还谋划着控制第三代,孝文帝的儿子拓拔恂一出生,生母就被冯太后果断处死。只不过,令冯太后没想到的是,她把自己的侄女都安排进了后宫,侄女大冯生病,没办法完成她赋予的任务,她还没有来得及把小冯扶到皇后的位置上,自己就撒手人寰。后来大冯病愈,被孝文帝带到新都洛阳,大冯小冯开始内斗。小冯被害,小冯抚养的太子元恂也被害。元恪是贵妃高照容所生,大冯也想利用“子贵母死”的制度,先害死高照容,让孝文帝立元恪为太子。但是大冯的手段没有她姑姑高明,还没有当上皇太后,就被孝文帝赐死。
从史料看,孝文帝特别痛恨“子贵母死”制度,曾因此跟冯太后斗争。后来迁都洛阳,也是为了摆脱冯太后势力的控制。最终也算斗争成功吧!
孝文帝病死,元恪即位,即宣武皇帝。宣武帝比较信任身边的老人。如:保姆王钟儿,现在的老尼慈庆,伴读孙惠蔚,御医王显……同时,他舅舅一家也飞黄腾达。母亲侄女高英也成了皇后。高英没有儿子,虽想启动“子贵母死”制度,但在于忠等人的操作下,最终6岁孝明帝元诩登基。孝明帝的母亲胡氏解除于忠等人的权利,和自己的儿子一起管理朝政。至此,“子贵母死”制度完全被消灭掉。
这是一本讲述历史的书,看似很理性,却让读者看到的是,中心人物为了政权夺势,精心设计的那一场场血雨腥风的场面。令人唏嘘。
本书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刘阿素活了67岁,缑光姬活了72岁,王元女活了 83岁,王钟儿86岁去世……这些高级宫女活的岁数都不小。皇帝大部分二十多岁、三十多岁就死了。看来,皇帝虽是天选之子,看似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要么从小得不到母爱、要么被别人算计死,要么操劳过度死,总归不得善终。
看完本书,觉得不管是站在权利中心的人物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最终都是一抔土,一粒尘埃。还是过好当下,不虚来人间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