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前阳光班班的问题及回答:
1、 你想咨询的内容是什么?尽量写具体,举例:我想3年内实现职业转型,能够被SAP录取,成为国内**行业的erp售前咨询顾问,需要做哪些准备?
回答1:我想知道如何能够成为一个企业管理或者是个人潜能开发咨询顾问
2、 为什么有这种想法?你现在的职业遇到哪些重大问题(或不如意)了吗?如果是请详细描述(请用STAR法则)
回答2: 因为喜欢灵活动脑的工作,想要帮助别人成长,能引导别人走出迷茫混沌的困境
3、 你对现有的公司和岗位有什么不满吗?尽量具体,比如对薪资不满,依据是什么?有找过老板和HR负责任聊过吗?做过什么尝试?结果如何?(请用STAR法则)
回答3:目前的公司工作氛围挺好,但是缺乏有前瞻性的领导,大家都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每次集团的业绩任务完不成,只会怪业务能力不行。但是我认为,公司缺乏良好的培训体系,没有帮助员工成长,也没有提供业务相应的资源支持,业务出去谈单没有底气,形成恶性循环。
技能岗位方面,大家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工作,但是大家对整个企业和软件的战略观点都不太清晰,每个人会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模块,没有宏观的去把握整个市场行情。
没有找过老板和HR聊这些,因为自己对各方面情况也不了解,了解的人也不会透露相关信息。
顾问负责好自己的项目就行,别的事情不方便插手。
4、 你有想过在本公司内部做转型吗?有什么举措吗?(请用STAR法则)
回答4:目前没有内部转型的想法
5、 你有心仪的公司和岗位吗?为什么?请尽量具体
回答5:目前没有
6、 你有转型后的预期吗?比如收入、岗位、管理职责、学习机会、职业发展机会、增值潜力等
回答6: 如果转型预期是做工作室形式的,可能业务量不大,但是成功率很高的那种
收入按项目收费或者按小时收费,可能会先从咨询师做起,可以通过定位沟通的方式和别人进行 交流,弥补日常和大家沟通不足的缺陷。接触多项案例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归纳,做公开演讲培训出书。
7、 你都做过哪些调研?有数据支撑吗?
回答7: 没做过调研
8、 你了解转型风险吗?你能承受的转型压力和风险是什么?
回答8: 转型最坏的情况就是连续半年没有业务没有收入,暂时还无法承受这样的风险。
如果真的想转型的话 会从线上兼职做咨询辅导开始积累案例经验,不会贸然去转型的。
9、 你有哪些敏感信息不想涉及的?
回答9:行业内幕
回答完初始问题,第二天阳光班班就开始进入个人咨询的状态了。
第一句话开始,就期待咨询者能回答到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可惜我没有觉察到,打酱油般带过了。
然后用STAR法则开始进入咨询状态,通过情景描述和为了完成任务,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及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可以对被咨询者进行未来的行为倾向及能力预测。
STAR法则是情境(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四项的缩写。STAR法则是一种常常被面试官使用的工具,用来收集面试者与工作相关的具体信息和能力。STAR法则比起传统的面试手法来说,可以更精确地预测面试者未来的工作表现。
在咨询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咨询者反馈,予以肯定和关怀。被认可鼓励,咨询者会感觉很愉悦放松。
然后问出咨询者失败的案例,通过失败的案例,可以考察出咨询者面对困境的行为倾向以及抗压受挫能力。
然后继续深挖细节,确认事实的真实性以获取更多信息,方便做预测和判断,并且给予反馈及回应。
经过初步沟通,确定咨询者具备个人咨询的前提。
原因可能有:沟通表达顺畅,有逻辑思维,能为他人考虑,对待别人的不认可也愿意再三尝试。
确认完初步的能力之后,进入主题,先询问咨询者对咨询顾问必备能力的一个了解程度。
然后从专业方面,讲到咨询顾问必备的一些能力。
我之前回答的一些能力,只是个人的理解,没有体系,各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
但是阳光班班,从表达逻辑、情商、洞察力、目标计划管理、合作沟通能力、思维模型、动机等方面综合来评价。
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差距,给我上了最关键的一课。
在咨询者表达出紧张的信号之后,能立马联想动机这个维度,全方位关注被咨询者的状态,并给出合适的建议。
在和咨询者的沟通过程中,能发现咨询者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
总结归纳 ,询问咨询者不擅长的地方有哪些,考察咨询者的自我觉察能力。
挑出在沟通过程中,感觉有疑问的维度和咨询者进行再次沟通探讨,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判断并给出合适的意见。
聊到比较嗨的时候,揭开开始咨询时候预留的问题,测试咨询者沟通这么久是否有所觉悟,是否有学到相应的知识点。
然后针对咨询者,之前给出的回答,发现有问题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对经营管理的分析和建议。
经过层层分析,找出了无法达成目标的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过程目标管理。
通过发现的问题,进行层层分析,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一个咨询顾问是如何做咨询案例,帮助咨询者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也发现了我这方面的分析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加强锻炼,并给出改善建议。
最后围绕主题,如何成为一个咨询顾问,想入门就需要找到对标的榜样,经过我的请教,推荐了3个榜样。
针对的是商业敏感性强的榜样,适合对标学习。给我未来的发展路线指出了一条方向。
最后,针对咨询者的个别问题,针对性的回答,并在结束前给出实质性的指导建议。
知道人性懒惰的弱点,趁热打铁,定下咨询者写下反思总结及实施计划的时间,确保此次咨询是有所成果的。
整个咨询下来,阳光班班运用专业能力,循序渐进,先用问题提纲,做一个咨询者的初步调查,后期就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然后开始咨询的时候给一个坑,测试咨询者相应的反应,结果我不给力,没有达到阳光班班预期的效果。
然后通过STAR法则,预测整个咨询者的行为倾向,判断咨询者基本的各项能力。
接着问出咨询的为什么想做咨询的动机,并挖出失败的案例,判断咨询者是否真的具备相应顾问需要掌握的能力。
然后给出专业顾问要掌握十几个维度的能力,针对咨询者可能薄弱的方面进行深度交流沟通。
然后再通过原始问题里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教学,教咨询者如何做好一个咨询案例。
接着,根据咨询呈现出来的状态,给出对标榜样的学习方式,帮助咨询者达到来咨询的目的---如何成为一个咨询顾问。
最后,有始有终,和咨询者确认反思总结计划的时间,给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指导,非常落地接地气。
我在咨询过程中的感悟:
1.没有更多的提前了解相关知识,知识量太少,不知道从哪里搜索资源,也没有对外寻求帮助;
2.不知道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进行多维度的全面的回答,只是凭个人习惯想到哪里答到哪里;
3.没有掌握一系列的思维体系,回答也应该要循序渐进,每个维度都需要表达清楚;
4.在考虑公司问题的时候,只说了一方面,没有深度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个是因为自己角色没有转换过来,当时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以员工的心态来回答的,
不是以顾问的角度来回答,所以没有去深度挖掘问题背后的答案;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对公司比较弱势的一面视而不见,因为觉得自己改变不了领导的思维,
所以就自动关闭了相关要去解决问题的思维,也是担心被同事说我,不在其位,多管闲事,有点尴尬。
接下来的计划:
未来一个月,我想学习黄金圈法和5个Why法则。
为啥想学这两个法则?
因为黄金圈法则,经常听到别人说起,但是之前没有具体了解过,所以想先了解这个知识。
另外一个,是因为自己内心有十万个为什么,想知道在什么时候提问比较合适,5个Why能解决哪些问题和案例。
学习计划:
1.第一周,先了解这两个法则的基本概念、故事背景和应用方向。然后在朋友圈或者星球做学习输出记录。
2.第二周,至少找到2-4个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学习,在百度上搜索,或者看到相关案列有应用的案例都可以进行挖掘分析。
3.第三周,至少找到2个咨询对象,可以在训练营或者朋友圈,找到愿意配合的人进行案例咨询,并做案例分析文档。
4.第四周,针对3周的案例,反思不足的地方,继续去网上寻找案例分析比对,再找两位咨询者进行案例实践,做出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