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迎来了科学教研员刘老师的单科视导,按照上课进度我进行了第三单元第四课《弹簧测力计》的授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认识弹簧测力计,二是使用弹簧测力计。通过课后的评课,我认为在这一节课最主要的问题是讲的多,探究少。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对教材的处理不够,教学设计不全面。从这节课本身出发,作出以下总结:
在教材处理方面,教材中有两幅图片都是感受弹簧测力计,从而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受力大,伸长长”,这两个内容其实可以合并,都放在使用弹簧测力计部分来教学。感受是为了学生估测有依据,如果想要让这个依据更准确,也可以引入一个钩码可以产生的拉力是0.5N,有了这个依据,可以让估测、实测更有意义。
在实验组织方面,实验组织的顺序非常关键。之前我总是习惯让学生先领材料再讲实验,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跑掉了,从而忽略了研究的主问题。到了真正做实验的时候又不知道要做什么。有了刘老师的指导,后面再上课时,我就对这个顺序有了更多的关注。
在语言表达方面,问问题过于随意影响了课堂的节奏。备课时我会更多关注一节课的关键环节要解决哪些问题,忽略了还用怎样的关键语去引导学生理解。所以,提出的问题总是缺少设计的,而这些问题又往往是封闭的,对于学生思想的延伸少,有时学生甚至不太理解我的问题。通过这次课我也深有体会,问题指向不明确就一直在解释,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给这节课留下了“小尾巴”。一个精准的问题,学生思考后就能准确回答,教师可能需要一两分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一个模糊的不理解的问题可能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解释,这样就出现了课堂的无效时间。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学生的课堂教学组织上,我自我感觉还是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经过这一次的课,我也明白在实验教学组织和教学问题设计上我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在未来不断学习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