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陶诗文||重读《饮酒二十首·其五》

【序】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词语汇】

兼:加之,并且。比:近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忽焉:很快地。辄:就,总是。诠次:选择和编次。诠(quán),本义指详细解释,阐明事理。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丁福保注云:“南山,指庐山而言。”

日夕:傍晚。相与﹕相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意译】我闲住着少有欢乐,况且近来夜已渐长,偶然得到名酒,没有一个晚上不喝它。对着影子孤独地干杯,很快就又醉了。醉后便写上几句自求快慰,写好的诗稿逐渐就多起来。这些诗可说是语无伦次,姑且让友人写下来,只是用来供欢笑罢了。

(正文明白如白话)

【创作背景】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析评】本章是陶渊明的代表作,是古今传诵的名篇。这首诗充分表现了陶诗冲淡、自然、和谐的境界。诗人以最为淡泊、几乎接近“无我”的心境去体悟自然。正如清王士禛《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也许,我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这首诗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平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种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完全融合的纯粹境界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它绝不可能构成任何人(包括陶渊明本人)的全部人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起首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古代隐居山林之人,简单地用树木搭一座屋庐,盖上茅草,称之为“结庐”。“结庐”实指隐居。一般隐士都居住在深山无人之处,可陶渊明“结庐”在人间,却照样感觉不到世俗的喧嚣。“而无车马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在现实之中,他的门前真的没有车马喧哗;另一层是说,他已经脱离了官场的竞逐,跟那些人已没有什么往来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因为自己的心离名利场上的竞逐遥远了、淡漠了,所以哪怕住在车马喧嚣的大路旁,也一定会像身处偏地深山一样清静。这几句其实可以视为诗人人生哲学的概括。“心远地自偏”的实质,在于人的心灵对外物的一种过滤,对烦嚣氛围的一种阻隔,对生活环境中丑恶部分的一种鄙弃。这又是两句惊人的妙语,是极其精彩的自问自答。王安石十分赞赏这四句诗,誉为“奇绝不可及”,认为“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感士不遇赋》),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草庐的东篱下随意地采撷菊花,偶一举首,忽见南山浮现在眼前。这“悠然”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心与山悠然相会,诗人自身仿佛已与南山融为一体。在中国文化中,菊花是有象征传统的。“采菊东篱下”不仅是写采菊这样一个行动,同样带着一种象征、隐喻的含义。清人龚自珍有诗赞陶渊明:“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意思是说,陶渊明所写的松、菊,就像他本人一样品格崇高。东篱虽然悠闲,菊花虽然高雅,但诗人并没有被东篱和菊花所拘限,而是忽然之间就跳出去了。“采菊东篱下”象征着品格的持守,“悠然见南山”则是一种超越,一种精神上的飞跃。所谓“悠然”,有一种从容自得、不受限制的感觉。“见南山”的“见”字,《文选》作“望”。对此苏东坡已批评过: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神气索然了。为什么不能作“望”?“望”是有意识地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而且,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的存在,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在于人有各种外在追求。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所见的南山有何物?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在斜晖的映照下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真是极尽黄昏之美丽。而在这美丽的黄昏景色中,三三两两的飞鸟,相互作伴都飞回来了。鸟回到林中,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归宿,宁静、充实而完美。那人呢?不期然中,心灵与自然冥会,若有所感。巍峨的山间暮霭渐起、倦鸟归来的景象,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亲眼所见、有感而发,哪里写得出这样真切生动、情景交融的诗句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片美丽的黄昏景色之中,在这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忽然感悟到某种“理”,不觉沉浸在忘机的天真之中,觉得自然的真谛、人生的真谛活泼泼地呈现于眼前。他很想把这份体会弄清楚、说明白,但那实在不是语言所能够传达的。结尾二句,富有哲理,韵味悠长。这两句诗,显然受到了《庄子•外物》的影响:“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唐代成玄英疏云:“夫得鱼兔本因筌蹄,而筌蹄实异鱼兔;亦犹玄理假于言说,言说实非玄理。鱼兔得而筌蹄忘,玄理明而名言绝。”意思是说,人们用语言来探究和表达玄理真谛,一旦获取了玄理真谛,那么语言也就没有意义了。陶渊明此诗继承庄子哲学而达到的悠远境界,在他看来,宇宙自然的“真意”,远不是人类智慧的怨言所能穷尽的,既然如此,莫不如采取庄子所谓‘得意忘言’的态度。陶渊明本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之人,当他在那个菊花绽放、云淡风轻的秋日傍晚,看到暮霭渐渐降临、倦鸟开始归林的南山景色时,感受到自我心灵与自然风光的浑融交汇,体验到一种无法言传的静谧安详的情境,于是留下了“欲辨已忘言”的感叹,也留下了这首令人难忘的佳作。

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平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

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

【名家点评】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明代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妙在题是饮酒,只当感遇诗、杂诗,所以为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189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7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85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03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05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2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95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6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8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0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5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2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5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72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