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人碰到问题时,反思的行为就会产生。教学反思源于反思性教学理论,美国学者斯冈把反思性教学描述为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可以这么说,有效的教学反思搭建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使教师学会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以达成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摆在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一、端正态度,自觉、自主地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还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充斥着无效性。主要是对写教学反思的意义认识不足,把写教学反思看成是额外负担,心存抵触情绪,只是为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而敷衍了事,东拉西扯、胡乱拼凑,谈不上有什么针对性;也有把教学反思仅仅停留在表面,只笼统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反思教学是教师的内在需要,教师不是因为外来任务或迫于外在压力而去写反思,必须自觉、自主地进行才能有所收获。教学是一种良心活,反思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我反省,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它要求教师敢于怀疑自己,去发现、思考、分析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亦或对有效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只有这样你的反思才是有效的。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实践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我深知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教学中容易凭经验办事,习惯于墨守成规,在教学实践中舍不得放手或放得不够,创新精神不足。表面看学生的知识掌握的较好,而实际上学生能力不足,创新不够,思维打不开。
新课程重视启发性教学,可有的教师就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根本没有达到设疑导思的目的。有的一味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老师一会儿投影仪,一会讲故事,一会放视频,一会放歌曲,老师成了摆弄机器的技师。一切按部就班,看似精彩纷呈,实则知之甚少。在时尚、热闹的背后,教师、学生跟着电脑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走,实际上和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走有何区别?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电脑,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看似学生学得相当主动,其实一切都离不开教师的操纵。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千万不能为之所困,更不能成为它们的“奴隶”。
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认为必须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课堂的边缘走进教学的中心,以学定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绝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主动构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感悟和深化,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三、反思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教与学两个方面。1、我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有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补充。而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2、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而有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3、教学环节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优化。4、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学生的能力有无提升和发展。但是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进行深入剖析优劣。
四、认真写教学后记,积累小经验促成大智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这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每一堂课,总会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等的某一方面有其成功之处。我们的教学后记就要记录这些亮点或出彩之处,日积月累地总结提炼,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每一堂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再成功的一节课,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所以要让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必须从教学实践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探讨对策,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及时分析、整理,虚心请教优秀教师,找原因对症下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五、观摩听课促进自己的教学反思
每一个教师对课程和教材的解读是很不相同的,并且风格各异。有的善启诱导,有的因材施教,有的教学灵活等等。我们可以把别人的教学活动作为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对照、反省自己,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收成功之处,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教师要乐于去反思,要用心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并用文字将自己的反思得失记录下来,去总结、升华。我们的反思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才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