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晚上回家,楼梯光线不好,没看清,一脚就踩空了。
结果腿部受伤,于是在家调养。第一星期,领导同意居家办公,因为用电脑可以处理部分工作。到了第二周,领导提醒,要申请相应的请假流程。
于是,朋友先把年假都给请完了,目前的情况是,本周基本可以穿着固定器下床。
下个星期,朋友就和老公商量好,把她送到公司项目部来上班,上班期间估计就得用拐杖走路。
因为才30出头,原本觉得生活平顺,工作前程似锦,一遇到这样的事情,突然觉得自己异常地脆弱。身体不适,什么工作都无法继续开展,虽然有假可以请,但没有假期是可以无限度的。而且病假、事假也就没有什么收入可算了。
现在这么一想,虽然收入稳定,工资也不低,但身体一旦不适,工作可不能没人做,不想被人取代,那就得想办法到岗。
工薪族的含义,可能就是出工,然后拿薪水。普通人的工作,可能就是拿时间来换钱,然后用钱来支付各种费用,以及给自己和生活充点电。
就如同一枚螺丝钉,技术含量不高,想要维系工作,那就得随时待命。螺丝钉换一个工作岗位,那也是难度很大,因为一般情况都是公司挑人。听了朋友的故事,我不禁感慨职场生活的脆弱性。
我们都在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得自己的生活所需。看似每月工资固定,自己的需求也不多,感觉眼前的生活也不错。可是,一旦遇上任何形式的意外事故,那种平衡就被打破了。
如果平时有节约意识,注重将钱存储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那样状况也还好,因为有了一定的缓冲资金。
如果是各种房贷、车贷、加上日常生活刚好就被工资抵消的,那样的生活立马就会捉襟见肘。朋友现在还只是刚建立家庭的小年轻,这样的生活,除了房贷,其他的都还好,如果有了孩子这样的吞金兽,那就更糟糕。不光奶粉钱没着落,连带孩子的时间都腾不出来。
感觉上班族,就像那个在跑步笼里狂奔的小仓鼠,不停下来还好,一停下来就是各种生活灾难。总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威胁或者隐患,我觉得自己过得再小心都是不够的。
事事谨小慎微,那是因为自己的责任重大。
作为一枚普通工薪族,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让自己能多一份保障呢?
1 给自己买份商业保险,意外险和重疾险。
一病回到解放前,这是很多人的梦魇。工薪族的我们不能讲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想象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意外状况,为了避免让医疗吞噬自己小心积累的财富,我们需要为自己(尤其是家庭的经济支柱)配备重疾险和意外险。虽然公司也会购买一些保险,但多一份保障,会让自己少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负担。
2 注重储蓄,学习理财。
学校里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理财,大多数知识都是助力我们成为职场螺丝钉。
就业后,不要忽视自我的财商投资。
生活上注重开源节流,消费上要区分想要和需要。只买需要的,这样才能够实现储蓄。钱一旦变成了物品,便不再值钱,二手转手根本不值钱。
储蓄后,便有了下金蛋的鹅。可以有意识地去学习一下雪球上的投资理论,有条件的去学习一下证券的知识,投资部分钱到股市里。
35-50岁期间,可以投50%到股市中,另一半投入到基金中。
偏重白马股,不要贪图便宜买低价股。就像职场的第一名效应一样,股市中的龙头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
理财,享受被动收入,可能会超过自己的固定收入。如果有双份收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3. 在工作中找寻意义,让工作成为自己提升技能和积累人脉的大擂台。
现在的职场有很怪的事情,有的忙得焦头烂额却收入很低,有的气定神闲却收入很高,有的付出很少却还抱怨收入低,有的则是做的远超收入价值却还很高兴。差别就在于,你觉得自己这样做值不值?
如果觉得值,你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效率、减少流程。
如果觉得不值,你就会敷衍了事,抱怨连连。甚至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会把一件很小的事情弄得及其复杂,搭上更多人的人工时。
与其痛苦地熬过20年,再期待着退休后的快乐生活,不如把当下就变成自己最重要的时刻。谁说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开心快乐?只要你能把关注点从只盯着薪水上移开,在工作中尽量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以及能让自己成长并能写入自己简历的事情,你就是在为自己做投资。
做完一件事,就收获满足感,发现自己又多一个技能。这样的工作,就像升级打怪一样,还能不刺激不开心。
光是盯着这个月薪水少了100元,这个月又多了200元,这样你怎么还能有心思去提升自己,去开心地生活呢?
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完全锚定在一份工作或者一个公司内,因为谁也说不准自己的工作会被谁代替。只有让自己保持一份快乐,一份觉察,持续自我提升,才能让自己时时都有选择的机会,并有可能在任何变动的时刻得到更好的发展。
毁掉中年人最毒的方式,就是在焦虑中得过且过。这样最终都可能以悲剧收尾。
我可不希望收获悲剧,那就要从今天就开始努力构想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努力地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每一个认真的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