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庭就该是这样。”这是《呼吸课》的女主人公玛吉说的一句话。
《呼吸课》是美国当代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安·泰勒的一部小说,曾获普利策奖,被誉为美国当代女性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书中,主人公玛吉和艾勒每天都是无休止的争吵,仿佛不吵就无法交流;柴米油盐的琐碎生活,磨平了每个人的棱角,梦想早已蒙上了厚厚一层灰……
在安·泰勒笔下,爱情不再是如梦幻般的王子与白雪公主,它如此真实,又如此残酷,然而,这就是现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的真实婚姻生活。
故事从玛吉和艾勒去参加好友丈夫的葬礼开始。该书并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通过玛吉和艾勒的对话,展开故事线索,如同电影画面,一幕幕呈现在读者眼前。他们先是为去不去参加葬礼产生了分歧,随后艾勒因为玛吉踩错刹车和油门、忘带地图抱怨。玛吉想顺路去看他们的孙子勒罗伊,虽然儿子杰西与儿媳菲奥娜已经离婚,但玛吉觉得他们永远都是勒罗伊的爷爷奶奶。而艾勒并不买账。他们就这样吵了一路。
葬礼上,玛吉和塞琳娜的很多同学都到场参加。塞林娜给大家放结婚录像,这让玛吉不禁回忆起她是怎么和艾勒相识、相爱的。看完录像,玛吉站起身去找艾勒。她想念艾勒,艾勒不在,她觉得好像丢了什么。他们于是一起回忆走过的这些年婚姻,渐渐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艾勒的生活充满无奈。他五十岁了,未成就任何大事,儿子高中退学,女儿整天担心没必要的事,妻子玛吉又整天莽撞冲动。比如她想撮合儿戏菲奥娜与儿子杰西,想通过他们的孙子勒罗伊改善两人的关系,让他们破镜重圆。她煞费苦心地将菲奥娜和勒罗伊接回家,却因艾勒几句不合时宜的话而搞砸。而在艾勒看来,玛吉做的这些都是无用功,过去了就是过去了,杰西和菲奥娜永远再回不到从前,他们都太不懂得互相迁就。
也许,艾勒才是看透婚姻的人。虽然终日与玛吉争吵,然而他心里爱她,她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只有老夫老妻,才能有所体会吧。正如书中的另一人物,欧迪斯先生。欧迪斯先生和太太做了五十多年夫妻,有一半时间在为什么事而争吵,不是他不理她,就是她不理他。有一次他们两个一起离家出走,留下空房子,欧迪斯先生以为他甩了她,她以为她甩了他。然而,他们彼此互相牵挂。
安·泰勒很会刻画人物,她的文字能让书中的每一个人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你的面前,就如同电影画面一样,有血有肉。流畅的行文让你不自觉一口气读完,而书中所描写的一天,却巧妙地贯穿了几个人物的一生缩影。从相识到相爱,从相爱到走向婚姻,再到每日平淡入水的日子里,那些仿佛只有靠争吵才能掀起的一点点生活的波澜,安·泰勒写出了每个人的婚姻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个婚姻的共同特征。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婚姻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婚姻,都或多或少充斥着无奈、争吵、愤怒、不解,甚至是敌意、攻击。然而在这背后,却是浓浓的已经化为亲情的爱。也许是因为不善表达,像杰西一样,在女儿五岁生日时买一车毛茸玩具去看她,花一整天挑礼物,却当面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爱她们,却不知如何表达。也许是因为太希望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管怎样,婚姻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这些日常琐事,才更加真实。
结婚之前,玛吉憧憬的婚姻上一次脱胎换骨,两颗迥异的脑袋凑到一起,碰撞出激动人心的声响。她那时认为结了婚,所有头疼的事都会离他远去。当然,她错了。
在书的最后,玛吉问艾勒:“我们俩以后为什么活着啊,我们还剩下那么多日子?”艾勒回答:“为今天,亲爱的。”
未结婚的人,多少都对婚姻抱着浪漫的幻想。而安·泰勒用她生动的文字告诉我们,所谓真正的婚姻,是无数个平凡中充斥争执,无数次吵闹又和解,看似平淡似水实则一地鸡毛的生活,是两个有棱有角的人为彼此渐渐磨平棱角,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另一半的过程。
“我们终日苦苦追寻的不过是爱,付出爱和得到爱,就像呼吸,在呼气之间失去,吸气之间得到。”
所谓家庭,就该是这样。
原发布于鱼小哆豆瓣账号:玛吉阿米的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