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自己不爱这个世界
你能否能跟一件事做连接,很大一部分原因跟你的父母是否教会你有关。如果你的父母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他们就会带着你一起去体验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父母喜欢这个世界,他们就会挖掘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喜欢。
并不是说孩子不应该有规则。健康的规则是父母陪着孩子去探索这个社会的边界,看看怎样会享受、怎样会被惩罚。这时候,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规则。而如果父母提前给予了过多规则,孩子就再也没有机会去感受这个世界真正的规则是什么了。
2.父母不懂得享受生活,孩子便不懂
对于不懂得享受生活的父母来说,他们不仅自己不享受,还会阻止孩子去享受生活,让孩子觉得享受是可耻的,只有忙着去生存才是安全的,只有压抑自己才是安全的,只有攻击自己才是安全的。
于是,为了活下去,孩子不得不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忙着证明自己很好,从而忘记如何享受生活。
这样的父母也不是故意的,更不是罪恶的。这样的父母是可悲的,他们一直都是按照这种方式生活的,从来没留意过享受为何物,也从未为享受生活而活过,单单是活着就消耗掉了他们毕生的精力。
3.亲密是理想化,是你比我强大
当另外一个人的强大程度可以承载你的需求的时候,他便可以做出一些亲密的动作,满足你的亲密需求。但是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需求超出了他的承受力,他就会感受到被吞噬的压力,想逃跑、反抗。因为他想发出呐喊提醒你: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有力量的人。
健康的爱自己的方式是在自己为自己做和依赖别人满足自己之间找到一个灵活的平衡,两者都要会。
在对方满足你需要的时候需要他,在对方能满足你的地方需要他,在能满足你的人里有他。在不能被满足的时候,自己满足自己。自己爱自己和别人爱自己两者相组合的方式才是健康的关系模式。
这两者之间也有先后:先尽可能地从他人那里寻找满足,在求而不得的时候再转向自身。
一个人之所以特别需要亲密感,是因为他完全不跟自己亲密。
一个人需要被别人接纳的时候,他并不接纳自己。他觉得:“只有别人接纳我,我才能做自己;只有别人允许我,我才能不去改变。”
跟自己亲密,就是去问自己:当你需要别人的某种爱时,你自己尝试了吗?
一个人需要被别人接纳的时候,他并不接纳自己。他觉得:“只有别人接纳我,我才能做自己;只有别人允许我,我才能不去改变。”
感情的本质就是两个字——依赖。感情中的痛苦就是求而不得。求而不得的意思就是依赖失败。因此,解决感情痛苦的方法就是解决依赖。
更好的方式则是独立。当你每次求爱不得时,你的内心都会说:“此刻,你需要独立一点儿了。”你渴望依赖,但是此刻没有依赖。你渴望有人能安抚你的匮乏感,可是此刻没有人为你这么做。那么此刻正是一个机会,你可以回归内心重新看一看自己缺了什么,然后思考怎样为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说认可。你需要认可,说明你缺价值感。他一说你不好,你觉得你的本质马上就改变了。你把判断你是否好的权利交给了对方,那么此时你就并没有认可自己。
一个人之所以对否定不耐受,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好的。他的内心有所怀疑,有裂缝存在,别人的否定就会顺着这条裂缝闯入,击中他的内心。其次,他对自己别的地方也有很多否定,怀疑自己整个人都是不好的。这时候,他的价值感就很脆弱,随便一个地方的否定都可以击穿他的价值感。
即使如此,你也不必自怨自艾。你依然有机会重新得到成长,你可以自己养育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陪伴自己重新长大。毕竟,寄托希望给别人,终究是不确定的,养育自己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养育自己的过程就是爱自己的过程。
我们经常劝自己要坚强,要振作,要理性,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逃避,不能任性,然而又经常做不到。实际上,挫折过大的话,就已经超出我们自身的承受能力,超出我们能找到的资源和帮助的限度了。
所以,当你陷入情绪的时候,被情绪所操控的时候,感觉没有出路的时候,你就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此刻,有情绪不是你的错。你所遭遇的现实刺激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而你却没有得到来自他人的一些帮助,于是你只能依靠本能反应来情绪化应对。这是你最后的自我保护防线。
当你感觉到不想面对、无法面对时,你的第四道防线被突破了。此刻,你之所以无法承受,是因为你的内在有一些无力感。你的内在空了,没有能量支撑你面对挫折了。
这时候,你特别需要自我关爱。
无法控制的情绪和逃避的行为看起来是对现实有破坏性的,可那恰好是你最后的自救机会。就像你的身体一样。
有困难就必须面对的这种心理通常有两种形成原因:没有人主动帮助,所以只能自己面对;追求优秀,自我要求高。
如果有人主动帮助,你就有逃避的空间了,能让别人做的也就不需要自己做了。即使没人帮助,你降低自己的追求甚至放弃,你也不会体验到必须面对。
那这两点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和一个人的成长经验有关。对这个同学来说,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实际的帮助,因为父母本身的生活已经不堪重负了。父母虽然会给予这个同学基础的支持,在关心上却非常匮乏,几乎不会问她有什么痛苦的地方、烦恼的地方、实际的困难。
而且,父母还会传递出焦虑和挫败的情绪,会指出她不好的地方,会经常进行批评。这让这个同学觉得,自己不得不做到很好,才能被爱。
不是所有困难都必须面对的。对这个同学来说,她需要的是列举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感觉到压力大的困难,使用排除法,放弃一半的困难,这样她才会过得轻松一些。并且,她需要把自己的感受放到比事情更重要的位置,从而保证自己的感受是被照顾的。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照顾自己情绪的过程。当她有了安抚自己情绪的能力,对一个可以安抚自己的伴侣的需求度就会降低。
很多人都会在伴侣关系中追求三观符合。实际上,在关系中,我们对于不同的三观有三种处理方式:学习对方的不同,向他靠拢,体验不同的人生;改变对方的三观,让他跟自己一致;允许彼此不同,在不同的时候和方面各过各的。
在关系中不必非要三观相同,相同有相同的好,不同有不同的好,一定要相同且没有能力坚持自己就会出现问题。
那么,三观相符带来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有一个生活方式和三观都一样的伴侣呢?这样的伴侣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三观不相符又会怎样呢?
这位同学说:“三观相符,生活就比较轻松。因为你不用迁就对方,你们就可以一起生活。”
所以,在这位同学的世界里,三观不符就必须迁就对方。这是一个“如果A,我就必须做B”的逻辑,是自由匮乏的体现。这说明这位同学在关系中是没有坚持自己的能力的,总是会习惯性地迁就对方,内心里又不愿意迁就。
那么她可以做的改变就是,不管对方的三观是什么,如果你不想迁就,你就按自己的方式做好了。这时候,对方也许会迁就你,迁就是他的选择,是不需要你承担责任的。如果他不愿意迁就,那你们的关系自然会断裂,或者进入时而亲密、时而独立的状态。
有的人会觉得这样太自私。实际上,这就是每个人都在做自己,让关系自然流动,走向它该有的一种关系模式,也就这就是我们第一章所讲的“自然经营”。
在关系里,委屈自己,迁就对方才是真正的自私、不负责任,因为你迁就得了一时,却无法迁就一世。你用一时的迁就给对方带来一些错觉,让他认为真实的你就是喜欢迁就的。
所以,其实选哪个都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借助外在冲突,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有哪些诉求发生了冲突。
每当你的内心体验到痛苦的时候,你都可以把刺激你内心的事写下来,并反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那又能怎样呢?
那又能怎样呢?
那又能怎样呢?
深度、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后,你就可以找到内心深处的很多秘密。不要觉得“人生就是这样啊”“所有人都这样啊”,你要拥有怀疑一切的精神,这样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人生。
这种精神也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不断推敲一件事情代表了什么、能带来什么、有什么影响,以及你对此有什么想法,你会慢慢弄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真实的自己。
雨果曾说:“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更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这个世界上你最不了解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心。一个人的内心比宇宙都要丰富多彩,去探索它,你会找到更多乐趣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