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一位悲观厌世者的生命哲思,是他晚年写的著作,也正是这本书使得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不同于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人生的智慧》这本书还是很通俗易懂,摒弃了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叔本华从世俗的角度讨论了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获得幸福人生的方法。
叔本华,家庭条件优越,性格孤僻,天资聪颖,可能受其父母关系的影响,他对生活没有什么激情,早早的便看透了人生的真谛—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满足之间摇摆,所以他受佛教和印度教影响很深,主张无欲无求,修炼自我的德性,摒弃欲望,这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或者,应该这么说,人生的目的不是追求幸福,而是避免痛苦。
最早认识叔本华,是在一本讲西方哲学史的书中,当时即被他的悲观主义学说深深吸引,后来无意中看到了他的关于生命是一团欲望的句子,便愈发喜欢他了,于是便阅读了他的这本《人生的智慧》,读完,对于叔本华,又多了一层认识。叔本华曾说过: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便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如果孤高、自信满满的叔本华,在他的《人生的智慧》一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叔本华像是一个独立于世人的上帝,审视着人世间世俗的人们。他说,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完全、真正的内心平和和宁静,只有在一个人孤身独处的时候才可觅到,如果一个人能够享有自己卓越的、与众不同的精神个性所带来的乐趣,那么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对于他来说,都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烦恼和累赘。
其实真的不明白,为何从小生活优渥的叔本华,会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观主义者,他也终身未婚,无妻无子,早年学习医学,后来转去研究哲学,一生都在孤独研究着哲学,在自己高贵的精神世界遨游,最后也走的很安详。尽管叔本华对于女人的评价有失偏颇,他认为女性“只是冀求恬静,平稳地度其一生。”“既愚蠢又浅显——一言以蔽之,她们的思想是介于成人和小孩之间”“不理性”互相仇视”“总事事陷入主观”,但受限于其所处的时代,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叔本华很像是中国古代避世的大师,绝世独立,不参与世俗的事务,只醉心于自己的思想研究,诚如他自己所说,拥有了卓越、与众不同精神的人,是不屑追求普通大众所追逐的大部分乐趣。但不同于中国落魄的文人们,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大笔遗产,一生生活优越,这也使得他能更好的研究哲学。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西方很多哲学家都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当然斯宾诺莎是个例外,对比中国则截然相反,很多思想家一生清苦,安贫乐道,甚至以贫为傲,颇有犬儒主义之风。
快乐是虚无的,痛苦才是永恒的,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得到自由。全部人生智慧的一半都包含在“没有爱也没有恨”这句话中;另一半智慧则包含在“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中,也许,人生快乐的真谛就在无欲无求,放下欲望,放下对于幸福快乐感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