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逝英雄的流风,缅怀流逝的童年
文/许晓鸣
距离阅读小人书的年代越来越远了,每当回忆起八十年代的青葱岁月,一种异样的酽酽的怀旧之情便油然而生。然而,岁月不待人,半世人生,童颜变鹤发,梦里依稀骑竹马,鲜衣怒马少年时都成过往烟云。少年时的那般痴恋依然未改,那种英雄情结早已根深蒂固,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稀释。三国里的英雄人物,我仰慕的喜欢的很多,但因为罗贯中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影响,对人物的偏好也有所侧重,刘备阵营的人物倍受喜欢,而曹操阵营,在心底里受到一些排斥,虽然他拥有最强大的阵势,文臣武将可谓人才济济,但文如程昱,程彧,郭嘉,杨修,武如曹氏夏氏一批大将,典韦,许褚,张辽张郃,高览于禁,内心里都没有真正喜欢过。也许是爱屋及乌,江东的英雄人物,像周瑾鲁肃,孙策甘宁,太史慈以及那一批当年追随孙坚的老将,也颇为喜欢。
少年时代,还静不下心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对于三国人物和故事的了解,都是通过小人书,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一套六十本连环画,是我最钟情的记忆。我的童年少年的记忆,已经和这一套作品融合在一起,很多辛酸的童年故事,都已《三国演义》有关。
八十年代初,我家里还比较拮据,虽说买一本小人书只要一两毛钱,但即便如此,也常常因为囊中羞涩,望着新上架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而不忍离去,终于,因为嗜书,我在童年时代留下了不可抹去的劣迹和阴影。因为不敢向家里要钱买书,竟然偷偷地将米瓮里的大米拿去华侨农场的一家商店去卖,架上的印尼和越南特色的糕点非常诱人,但我舍不得买,而是将钱积起来换回一本又一本小人书。《桃园结义》《三让徐州》《群英会》《诸葛装神》,又不敢让父亲发现,只好躲在被窝里看。终于纸包不住火,母亲发现了苗头,告诉了父亲,我以为要挨一顿皮肉之苦。但出我意料之外,父亲除了狠狠的剋了我一次外,并没有揍我。
一个墟日的下午,我看见赶圩回来的父亲帆布包里装得鼓鼓囊囊,以为是点心。迫不及待地打开包,发现是二十多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里面都是我不曾买到的。我不记得当时心里面那般高兴劲了,只记得摸摸这本,摸摸那本,恨不得有十双眼晴一起饱个眼福。连祖父也觉得不可思议,埋怨父亲,小孩子喜欢,就买几本,为什么买几十本,不是糟蹋钱吗?
这第一套四十八本连环画,无论如何,也买不齐,我总想找个机会补全,可是一个意外,让我更加遗憾。八十年代初,一个堂叔结婚,说没有什么可供他的朋友消遣,特意来借书让他朋友打发无聊。当时的我竟然毫不犹豫的借了二十多本。没想到大多数都一去无踪。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后悔,早知道会有这结局,就是打死我也不会出借的。
六十本连环画的封面中,至少有二十九本有马图,战将马上鏖战敌将的雄风一览无遗。当然,血腥残忍而严酷,对于战胜者而言,刀枪剑戟,斩将灭敌,可以大展英雄人物的虎威,而失败者虽马革裹尸,沦为刀下之鬼雄,枪剑之下的魂魄。用一腔热血书写英雄史诗。纵得血洒疆场,也是为将的荣耀。若得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双方大战三百回合,而不分胜负。也自可扬立万。像马超,曾经和许褚,张飞都恶战了一场,英勇神武之名也是不朽的。至于华雄,文丑,颜良,最终都被对手击杀,能死在英雄的刀下,虽败犹荣,虽死何憾。最可气的是人家英雄说大爷不杀无名鼠辈,哈哈,别人不屑杀你,你虽然能活着,也玷污了为将的英名。
《三国演义》主要围绕三方阵营来展开,以东汉末年灵帝之时为背景,来揭示风起云涌的时代英雄辈出的历史。虽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并不妙碍英雄的孕育,许多有雄材大略的人物竞相登场。有明主,有名臣,有勇将,所以三国鼎立的过程,是一场江湖风云,群雄逐鹿的历史,是一首慷慨悲壮的史诗。杨慎的那首临江仙,道尽了对英雄历史的反思和感叹。所以毛宗岗在校正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时,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作为开篇词。真是曲尽弦歌之妙,诗达通灵之美。引后来读者随诗入史,徜徉于文字之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