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随处可见的这三种树:椰子、槟榔、棕榈,很多人分不清楚。网上看到的答案几乎一样,三种植物同属于棕榈科,只是不同属,然后给出的各种描述,说实话让我越看越懵。
首先说高度,专家说法是槟榔树一般能长到10-20米左右,个别能高达30米,椰子树高度一般25米左右,偶尔也有超过30米的。看来生物课是数学老师教的,而且逻辑有点儿乱。
其次是树叶,槟榔树叶片长度30-60厘米左右,椰子树叶片长度65厘米到1米左右。这回逻辑上没毛病,问题是十几米高的树上,几厘米的误差,肉眼能看出来吗?
最靠谱的还是果实,是椰子还是槟榔,看看个头就知道了,棕榈果红红的,也不难区分。不过开花结果的档期毕竟有限,总不能坐在树下等着吧?有没有更加简单实用的区分方法呢?
前面只是调侃,首先我们要尊重科学,生物学把动植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按照区别大小帮它们划清了界限。遗憾的是,这三种植物在门纲目科前四个层级上完全一样。好消息是,在第五个层级上,它们终于各成一派:椰子属、槟榔属、棕榈属。既然能用各自的名字命名归属,特征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次我们换个角度,不探讨学术问题,请教一下本地老乡。
首先,最容易区分的就是棕榈,除了红彤彤的果实外,棕榈树还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粗糙的鳞状树皮,二是蒲扇般的树叶。正是因为粗糙厚实的树皮,让棕榈树比椰子和槟榔更耐寒,所以在北方我们也能看到。所谓树叶像蒲扇,指的是叶片呈圆扇形,只是叶梢拉丁文棕榈的学名叫作“Trachycarpus”,来源于希腊语“Trachy”和“Karpos”两个词,分别表示“粗糙”和“果实”的意思,当然,这个肯定不是老乡告诉我的。看来欧洲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古已有之,相比之下咱们老祖宗就内涵多了,称之为“棕榈”“栟榈”或“棕树”,核心就是这个“棕”字,是“总”的谐音,形容“皮如丝缕,总总聚生”,有思想,有诗意。
下面说说不好区分的椰子和槟榔。其实这两种东西见多了的话,还是不难区分的,除了专家们说到的,槟榔树相对瘦高、叶片小之外,树干区别其实也挺明显的,同样是成年树,槟榔树显得更年轻些,树干光滑,颜色偏绿,一节节的有点儿像竹节;相比之下,椰树皮颜色偏灰,“竹节”不是那么明显,而且呈短粗状,可能是生长慢的缘故吧。另外就是老乡说,椰树长大后通常不像槟榔那样笔直。记忆中的椰树总是与海风相伴,不知是被风吹歪了还是被果实所累。还有就是叶子,椰树的叶柄更粗大结实,枝叶显得更加茂盛,因为叶子又大又重,所以下垂比较明显,甚至经常折断。
不过老乡说,他能区分的椰子和槟榔都是有经济价值的,至于那些用于观赏的品种,有时候也分不清,只好称作假椰子、假槟榔。另外就是刚培育出来的树苗,因为树干和叶片的特征都不明显,很多时候连他也分不清。看来有些事也不必太较真儿,咱只是看看风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