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我们一家三口都是以骑自行车的方式度过,节能、环保、健康,还能随处停下欣赏风景。
母亲节时我骑共享单车,一家三口随心随行,边骑边玩的骑了二十多公里,到郊区去逛了半天。父亲节的头一天,为了配合父子俩的“专业”,我也买了一辆可以调节档位的三地车,这也是我人生中的为自己买的第二辆自行车,相比于今年才十岁的儿子已经换了第五辆自行车来说,我真是可怜。之所以买这辆自行车,是因为我们计划父亲节这天以一场较远程的骑行来度过,这样的话,共享或普通自行车肯定是不可行的。所谓的远程骑行,在专业骑行者眼里可能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我们来说骑行六十多公里到的另一个县城,这还是第一次。尤其是在这烈日炎炎的仲夏之日,还真是一项挑战勇气的活动。
父亲节那日下午两点半我们从家里出发,顶着烈日、迎着热风、满腔热情,一路向阳。第一次休息是在出发后四十分钟左右,骑行了约十公里的路程,我们都渴了,停下来补充水份。在计划这项活动的时候,已经向朋友打听过,他们骑完全程大约需要三个小时左右,考虑到孩子还小,当时我们预计四个小时应该也够。可事实上,我们骑了六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真是从艳阳高照到披星戴月,幸好那日月光皎洁,否则对于我们这完全没有做任何夜骑准备的新手来说,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到达目的地已是晚上九点多,一路的过程和天黑后骑行的前两个小时不说,最后那一个多小时十来公里的路程可真是煎熬。毕竟小儿才十岁,导航一次次显示的预估时间,一次次没有准确到达,让我们感觉是没有尽头的行动。在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野外,儿子在夜幕下艰难骑行的背影,突然让我想起了我家买的第一台自行车,那台让我们挣足了面子、抢足了风头的凤凰牌自行车。
应该是在我七岁那年吧,有一次父亲去镇上赶墟,吃完午餐后,我照例跟其他小伙伴一起,走一里多的路到村口来迎接赶墟回来的大人。其实,接父亲是假,接他从墟上给我买回来好吃的才是真,包子、馒头、烂苹果或者坏桃子,不管怎样,父亲总是会带一点回来给我们解解馋,尽管那时候经济那么困难。可是就在经济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那天父亲却扛回来了一辆自行车,一辆立着放比我高,躺着放比父亲高的自行车。我好长时间都不能理解,父亲为何只肯给我买烂苹果坏桃子,不舍得花钱给我们买些好莱西吃,却要去买那根本用不上的自行车。要知道,我们村子,开门见山,都是坎坷不平、到处上坡下坎的山路,自行车买来能有什么用?
我清晰地记得那天的场面,也是这样的季节,天气十分炎热,我们几个小伙伴坐在被山头挡住太阳的山坳里等着大人,正打着赌今天还是不是我爸第一个最先到。远远看着有几个人快走到我们山坳这里了,我率先冲上前去,看到的却是荣叔,荣叔也看到我,边喘着气边说:“香水,你爸还在岭下(从山下到山上来,有一段有着209个石台阶的岭),估计还没这么快,他要驮自行车,你家买自行车了,你爸可真能折腾。”“自行车?”我重复了一句,荣叔说:“是呀,你爸总是赶新鲜,这可是我们村的第一辆自行车。”说完荣叔先走了,可是他儿子却没跟他一起走,所有的小伙伴都没跟大人回去,全部跟我一起在等父亲,等着看我们家新买的自行车。我们已经耐不住性子了,也不顾炎热,走出阴凉的山坳,走下山坡,走向父亲要向我们走来的方向。走了好远,终于见到刚上完台阶岭的父亲的身影,他的双手扶着一起走的那个应该就是自行车吧。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跑了起来,都想抢在第一个最先近距离见到自行车,当然最兴奋的肯定是我,那可是我爸,我家的自行车。爸见我们跑来,一边大喊着慢点,一边索性停下了脚步,在原地歇息等待我们过去。我一边跑一边喊:“你们谁也不可以先碰我家的自行车,爸,不可以让他们先动,要让我先。”(此刻虽然夜已深,但我回想起那个画面,却不禁笑出了声,吵醒了已睡熟的儿子)爸听见了我的话,小伙伴们也听见了我的话,在我没跑到之前,先到的人都是气喘嘘嘘地站在边上看。等我到了以后,爸爸一手把我抱起,将我放在自行车的前杠上,我顿时“高人”一等。爸让我坐在前扛上,他推着车子往家的方向走,小伙伴们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的簇拥着,那感觉,我可真是威风极了。可是,这个铁杠子太硬了,硌屁股,没一会儿功夫我就跟爸说我不坐了,屁股痛。爸爸又把我抱到座椅上去,可因为我够不着手把,无法稳定身体而作罢,也下车加入到陪行队里。就这样,一个大人,一辆自行车,七八个小孩,一路浩浩荡荡地回到了家。
母亲见到我们回来,不仅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反而是一副准备要兴师问罪的表情,兴许前面回来的人也已经跟她说了父亲买自行车的事,所以母亲已经提前酝酿好了要跟父亲吵架的情绪。父亲把自行车放好后,叫我们出去外面玩,便拉了母亲回了厨房的里间。果然,还没等我们跨出大门的门坎,已经听见母亲带着哭腔的叫骂声,我的身体开始颤抖,没有跟大家一起去玩,座在门坎上听他俩吵架。原本以为会像以前那样两人大吵,可半天却听见母亲的声音,许久后才听到父亲说:“你娘家人一直看不起我们,我买这个车子,也是想让你在娘家人面前能抬得起头,再过两个月,培锋(舅舅家的二儿子),我们就骑自行车去,看他们还叫不叫我们‘山鬼子’‘乞丐子’”。母亲的哭声越来越小了,抽抽噎噎地说:“我知道你的心思,可是这个东西我们这里根本用不上,要去娘家,还得扛下阶岭,回来还要再扛回来,你这又是何苦呢?”父亲说:“我就今天扛回来让大家见识见识,以后就放在代凤(姑妈家的大女儿),以后赶墟就只要走这五里山路,就可以骑自行车了。至于钱,你别难过,后天清洁(比我大十岁的亲哥)就放假,我带他一起进山去捡松光,两个月就能挣回来。”听着两人的口气不再是吵架的感觉,我的身体也放松了不少,准备起身向厨房走去,这时父亲走出来,正好看见我依靠在大门边。他一见我,便又是满脸的笑容叫着:“小咪,爸爸带你去‘兜风’”,然后一把抱起我走向那辆黑得发亮还有金黄色鸟图案(后来才知道那是凤凰)的自行车。爸爸说要骑自行车带我去村部,所以把我放下让我自己走,因为我家门口就都是石头坎埕,且是在村子中央,无论进出,那自行车都得是要扛着走,得一直走到隔着四五座大房子的外围,才放用推,得推到田野那边,才能骑。可就是这样,父亲也乐此不疲,带着我逛了一大圈,赚足了赞赏声,天黑了才回家,留下一路“叮铃铃”脆响。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年代,正是这个自行车的鼎盛时期,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更是被称为“三大件”。那时候能够拥有这三样东西的人家,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身份顿时会被抬高。而对于长期被人看不起,受排挤的父亲来说,那时候最能给他带来面子的就是这自行车了,我也终于理解了父亲宁给我吃烂桃也要买自行车的行为了。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交通工具不断更新,当年那不论是为了争口气还是撑面子的自行车,成人现在人们健身休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