η - α·Pav音乐:麦兜 - 放松纯音 | 烦琐思绪 一键清理
据《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这意味着,每五个人当中可能就有一个失眠者。
失眠恐惧症是一种由心理暗示引发长期失眠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入睡困难、容易惊醒、白天精神不振等。
你或许听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成语,失眠恐惧与之类似。因为体会过失眠的难受滋味,下一次入睡依旧心有余悸,结果又不能安然入睡。
那么,我们失眠的时候到底是在恐惧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它?这篇文章将从认知角度为你分析,希望能对你改善睡眠情况有所帮助。
对于失眠的排斥、恐惧情绪逐渐将我包裹,在我还未反应过来就占据了我的意识领地。
你上床躺好准备入睡,脑子不由自主地开始高速转动。你算了算距离起床还有几个小时,心想如果顺利入睡的话就能达到理想中的睡眠时长。
然后,你又想了想第二天的事情,在心里过一下工作计划。或者,你可能担心门窗是否关好,起身看了看确认。
等你再回过神来,可能已经过去半小时了。你为自己浪费了宝贵睡眠时间而懊悔,心想这次可真的要专心睡觉了。然而,脑子却还不想休息的样子。
你开始担心自己明天能不能准时起来,容貌会不会变丑,身体会不会垮掉……专家说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得各种疾病,自己肯定在劫难逃了。
就这样,你被迫又卷入了一轮一轮的思绪旋涡,而你对入睡的期望也一次次扑空。你不知道还会失眠多久,眼睁睁看着时间就这样白白浪费了,感到心力交瘁。
几乎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陷入了对失眠的恐惧中。那些我们所害怕的失眠后果,一一在心里预演。尔后的观察,好像也验证了自己的担忧。
失眠就像一朵巨大的乌云,只在你的头顶上方下雨。你不知道自己是否一生都要与失眠相伴,每一个即将到来的夜晚,都让你感到恐惧与绝望。
当顺利入睡成为一个随机事件时,我意识到,在这场与失眠的博弈中,我从来就没有赢过。
很多人对于失眠有一个误解,认为失眠等于失败,将失眠负面的一面放大。但睡眠,只是人休养生息的一个本能行为,无关乎我们的价值。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睡眠的执着,总是伴随着一种紧迫感。
一些关于睡眠的科学研究,让我们知道标准睡眠时长是多少、最佳入睡时段是什么、睡着之后会经历几个阶段等等。
一些睡眠跟踪设备,宣称能让我们更科学地观察睡眠状况,拥有完美的睡眠。
然而,我们对睡眠的了解,并没有实质改善我们的睡眠问题。我们掌握的睡眠数据,也只是数据而已。
事实是,我们接受到的健康信息往往是经过简化的,这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细节丢失。比如七到八个小时的睡眠,虽然是成年人的建议时长,但也只是一个平均值。
刻意追求标准时长也可能带来相反的效果,有的人会很在意睡眠数据,甚至达到了“睡眠强迫”的级别。通过量化的数字来给自己打分,让每一次睡眠质量达到目标。
当睡眠成为一场关乎输赢的赌局时,我们注定不能放松下来。
于是,在对失眠代价的恐惧中,逐渐掉入了完美睡眠的怪圈。没能获得足够睡眠的焦虑感,也让我们中的一些人难以入眠。
我只是想好好睡一觉,为什么那么难?
说起失眠的恐惧,我想到初学游泳时的经历。下水之后,我双手抓着池沿迟迟不敢放开。尽管,教练安抚我说会保护我,但我就是不放心。
在当时的我看来,放手就会失重,失重就会呛水,而呛水的感觉让我很恐惧。这种自我保护的警觉,使得我很长时间都无法感受游泳的乐趣。
睡眠与游泳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通性,都是需要放松与信任才能做好。而比身体的松弛更重要的是,放松那颗超载的心。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一书的作者黄仕明老师,曾对失眠做过一个极致温柔的解读。
他认为失眠背后是这样的正面动机:我的内在有一个部分需要醒着,为我自己带来保护。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好让我可以做出反应。
失眠者的内心往往是极不安定的,想要将一切紧紧地攥在自己手里,害怕自己生命的某些部分失控。
但正如学会游泳需要放手,进入睡眠也需要放心。当你将帮助自己的权利交给他人、交给万物时,你会感觉内心无比轻盈。
让我们回到睡眠的当下。你不必计较睡了几个小时、几点入睡、失眠会有什么影响。
在心里告诉自己,无论此刻你是一个人,还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你都不会是孤独的,你会好好地、安全地睡觉。
如果暂时还睡不着,你可以做一些安静的事,比如看书、画画、看电影、冥想等。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你也出去走一走,透透气。
不要责怪那个睡不着的自己,也不要强迫自己入睡。我们的身体有自己的睡眠规律,让我们慢慢寻找到它的足迹。
把细碎的烦恼暂时放下,晚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