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njoy上搜索美食,无意中发现对白茶舍的“三十而立”,即,用三十天的时间品尝三十种不同的茶叶,以让想了解茶文化的新手们不至于在面对庞大的茶叶家族挑选时过于手足无措。对白的理念很赞----每天6元的成本初步了解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产地的茶的特色。而自己之所以对此感兴趣,这是因为爸爸是个茶文化爱好者。他很喜欢收集各种不同产地的好茶,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回到家,也无论早晚,清水都不是他的最爱,而一定要泡上一壶茶才满足。有时是浓香扑鼻的铁观音,有时是甘甜可口的龙井,有时是清淡的“小混淡”毛尖。家里也会买不同的茶具:从全套茶道的用品,到小茶碗,再到简易的过滤保温杯。喝茶,在家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虽然是习惯,但是要说每种茶在哪里由小小的叶片脱胎换骨成回味无穷的饮品,却也不甚了了。而对白恰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从三十天入手深入了解茶的前世今生。因此虽然对质量不抱过高的期望,但还是入手了一份。
品茶第一天,从简单的白色茶盒里抽出最边上的一袋,上面黑色的楷书写着:宁波黑茶。网上能搜出来的宁波黑茶的信息就如同我对茶的信息了解的一样少。想来黑茶之于宁波就像宁波的饭店出售烤鸭,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技术,然而没有传统也没有合适的气候。在淘宝上搜索宁波黑茶只能找到四条信息,都是90年代宁波宁海砖茶厂生产的茯茶。茯茶是黑茶中的特色茶品,在伏天加工,想来这个05年的宁波黑茶应该算是尝个黑茶的大抵味道罢了。
对白的宁波黑茶呈压制的棕黑色片状,样子有点类似蛋糕店卖的芝麻薄脆。大概是品质不佳,冲泡后散开飘了满水面的小树枝和碎掉的叶片,有可能是甄选了一些制成好茶饼之后的边角余料,影响了对这个茶的好感度。茶汤红色偏棕,口感类似普洱,但是少了普洱的醇厚,在黑茶口感量度的“浓陈醇”中,以“陈”更突出。含在口里时冲进鼻腔的味道就像在雍和宫的偏殿,淡淡的香火烟熏的味道。虽然此茶是05年的陈茶,但是“浓”和“醇”体味倒不是特别明显。
黑茶,因呈黑色得名,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地在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和安徽。黑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一,按照制茶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程度分成绿黄白青黑红茶。因茶多酚氧化的程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颜色,味道和口感。其中,黑茶的茶多酚基本被氧化。因此没有那么清冽的茶香,而是更加的香醇浓厚。
黑茶的原材料是黑毛茶或青毛茶,也就是采摘下来的新鲜叶片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所形成的干燥黑色的茶叶。最后呈现的形态根据工艺,分为砖茶,散装茶及花卷。黑毛茶蒸压成砖形则为砖茶,直接蒸压装篓后为散装茶,在圆柱形桶中用棍锤压紧筑制的为花卷。
砖茶又有四砖,分别为茯砖,花砖,黑砖和青砖。茯砖以泾阳的为佳,特色在于“发花”,也就是产生特殊的冠突散囊菌,便于“刮油”。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一是要保证砖体特殊的厚度和松紧度,二是要在烘干的速度上比黑花缓上一倍,以求发出“金花”。花砖则是由花卷改成砖型而成,砖的四面镶有花边。黑砖是最常规的黑茶,以湖南的安化黑茶最出名。而青砖则是唯一原材料是老青茶的砖茶,以湖北赤壁羊楼洞茶为原料,源引观音泉水,也因此青砖上印有洞庄字样及莲花的花样。制作工艺的不同使得青砖在四砖中茶香最浓。
散装茶则主要为三尖,三尖按照黑毛茶品质分为天尖,贡尖和生尖。
花卷则分成按照重量分为十两,百两和千两。茶约小越考验制作工艺。
黑茶的制作工艺分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和干燥。杀青是指将叶片高温烤软,使其便于揉捻,并破坏氧化酶使其抑制氧化。因黑茶原料粗老,含水率低,因此杀青之前要先打浆处理,也就是先均匀洒一遍水,以保证杀青杀透。初揉和复揉则都是为了破坏叶子的细胞,使得汁液附着于叶片表面,一方面使其味道溢出,另一方面也便于其成形。渥堆则是黑茶特有的制作工艺,唐宋时期的茶马交易中早期,因为从雅安出发到西藏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路上下雨时又经常没有避雨的工具,因此,雨天茶叶被淋湿,天晴被晒干,这种反复反而给茶叶带来独特的口感,而人们也在制作黑茶的过程中用渥堆模拟了这一过程。在渥堆的湿热环境中,微生物代谢产生大量酸性的物质,使得原本粗老苦涩的口感改变,变得更加醇厚。也使得其在功能上有助于消化。最后,在干燥的步骤中,要在特制的七星燥上用松柴明火烘焙。因此黑茶才有着特殊的松烟香味。
黑茶在发酵工艺上属于后发酵茶。茶按照发酵程度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轻发酵茶不发酵,绿茶即属于轻发酵茶,若没有炒制的过程,则被称为煎茶,而龙井和珠茶则以锅炒青,不宜褪色及丧失风味。半发酵茶将叶绿素破坏20~70%,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日光和室内的萎凋,叶片绿叶泛红边,味道兼具红绿茶的口感。铁观音和武夷岩茶即是个中代表。全发酵茶叶则完全发酵,茶多酚减少了90%以上,产生了茶红素等因此颜色泛红,口感也与绿茶不同。后发酵茶和全发酵茶不同,全发酵茶是靠茶本身的酶来发酵,而后发酵茶则靠外部微生物促进发酵,产生多种氧化酶,蛋白酶,纤维酶等,也难怪更加促进消化和消除三高了。
茶的成长过程多有趣,一个小小的叶片,经过蒸压使其变得柔软,又通过揉捻使其成型以及提味,湿热的环境则让它整个物质的结构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移动而变化,口感和味道也随之由清冽变得醇厚。当我们买茶的时候,我们在意是否在市场环境下性价比是否最高;我们品茶的时候,在乎是否让自己的味蕾舒服,亦或是让味蕾新鲜;然而,当你开始了解一只叶片从新鲜的嫩芽到和众多兄弟姐妹挤在一起的茶饼的一个边角,了解到它如何将自己的内在奉献,又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在时光的尺度上逐渐变化着自己的内在和品质的时候,一壶茶才真正有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