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熟的朋友聚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谈论起一些人……特别是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某某某做朋友还是可以的,做事情合作还是算了吧……”接着应该是一半吐槽,一半赞扬。对于谈论者的好处是可以独善其身,也或者仅仅只是发表一下看法,但生活中这样的朋友却常常碰见。能够被谈论并且给出这样的结论,一定是在朋友圈里发生过一些事儿。
发生在我身边的,就有这样的一件事……
一天下午,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A来找我,我们刚刚坐下寒暄了几句,对方便开始了对朋友B的吐槽……原因是两位合伙做一个项目,没开始多久便遇到了问题:B牵头组织项目,A负责执行。开始看起来都挺好,但B的一些做事习惯让A不太适应。比如:项目开始初期,B完全做到了君子动口不动手。A会对专业问题又需要常常请教联系B,而B却常常不接电话找不到人。再比如,B和A说好的事情,往往到了规定时间无法兑现,这是个让人恼火的事情。总之,两人的做事风格,认定的行事规则也完全不同,所以合作起来完全不在一条路径上行走,更不要说默契配合了,结果可想而知,不欢而散。暂且不论对错,我也只是告诫引导我的朋友,你能做的仅仅是学习,与别人无关。
有些朋友确实只适合做朋友,不适合共事。
因为朋友给予更多的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支持;而共事是需要双方相互配合并且可以获得共同利益的组合。诉求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会有变化。而在共事的过程,内心的期望还是停留在做朋友的期待中,行为在改变,而内在的思维却没有跟上脚步转变。如果在共事过程中无法保持高度配合、遵守约定,进而完成共同利益的情况,分歧是必然的。
一个人是合适做朋友还是合适一起共事,并不能绝对的下个定论或贴一个这样的标签。有时候,恰恰是与这样的朋友共事的时候,你才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进而获得更多的人生体验。所以共事也只是一件事而已,凡事都可以让你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收获价值,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
成长,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与别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