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梗概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里没有道出的细枝末节和心酸无奈,马伯庸用了九万字在我们面前细细镌刻。
主人公李善德是个芝麻小官。为官十八年却还要贷款购买一进大小(18-20平米)的宅子,可想而知正常的官员是多么的清贫。但有一个职位:使职(临时差遣,不入正式官序)因直接为圣人办事,可不遵循任何流程,一应开销皆从国库开支,却只向皇帝汇报,所以油水特别丰厚。这个职位的设置也从另一面向我们揭示了大唐的衰败之迹。
李善德在领导的阴招下成为荔枝使,本是个好差事,但因为要求过于苛刻,人人都认为是个不可能完成的差事。荔枝使的使命是从距离长安五千里路的岭南(广州一带)把新鲜的荔枝送到长安给贵妃贺生辰。当时荔枝的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从岭南运送荔枝最快也要十几天。一旦事情没有办成,等待李善德的将是死刑。李善德万念俱灰之下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但在杜甫的鼓励下决定去岭南实地考察一番。
李善德本是明算科出身,精通各种数字和方法。他一路南下,勘察地形为后续选择交通方式和计算时间奠定基础。到了岭南又实地考察荔枝的种植方法和习性,寻找荔枝保鲜的方法。经过一次次的实践和修正,终于看到了希望。李善德想出了一套确实可行的荔枝运输方案但因为人微言轻以及官场互相推诿的作风而得不到资源来实施。最后还得把自己的果实拱手让给高官(卫国公,贵妃的弟弟),借助高官的势力拼尽无法想象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在贵妃生辰那天才仅仅送来一骑新鲜的荔枝。劳民伤财只为博美人一笑,何其讽刺,更讽刺的是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皆由普通老百姓(加赋税)出资,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大唐怎能不败呢。作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真的让人佩服。而李善德自己呢,虽殚精竭虑地完成任务,却损失了一条腿。也因说了真话,向卫国公控诉加赋税以及劳民伤财的掠夺行为而遭到趋炎附势之人的弹劾最终被贬岭南。虽然被贬岭南,但我想李善德应该是开心的吧,他能远离朝堂那些脏事,也能在岭南弥补自己所犯的过错,收获朋友的原谅。
二、职场人的感悟
1、企业文化和氛围的重要性
官场如职场,身为职场人的我对李善德的遭遇深有同感。李善德自身的技能可以算得上是万里挑一,这从他能成功制定出一套人人都认为不可能的荔枝运输方案可以看出。但是这样的人才一生都得不到重用,甚至晚年还要被贬。空有一身技能却无用武之地真的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那现在这样的人在如今该如何找到出路呢?
李善德的悲剧绝大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当时的官场环境:不重视人才,趋炎附势,各方势力割据,互相推诿不干实事,官僚之风盛行。在这样的环境下,金子不一定会发光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公司时,企业内部的文化和氛围真的很重要。我觉得衡量企业内部文化和氛围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员工工作目标是否相同。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就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消耗企业内部资源,对人而不是对事,这样于公司于我们都不益。那怎么判断企业文化和氛围如何呢?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如果一家公司让你感受到了真诚,那企业氛围必然不会差。
2、双向沟通----事半功倍
关注双方的需求而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不一定非要讨好别人,讨好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去讨好别人。李善德在跟其他官员沟通时都只是考虑要满足自身的需求,一旦别人提出相冲突的需求就不知所措,陷入被动。沟通是彼此间的交互活动,是为了解决双方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解决一方的问题,那要沟通干啥,你自己就能想出解决方案。关注双方的需求,找到能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法才是有效的沟通。多站在对方角度想想对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