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垓下会战爆发。刘邦:十万大军,固陵之战中惨败,现已精疲力尽;项羽:十万大军,粮草不多;韩信拥兵30万,精力充足。
刘邦,一介草民,因为服兵役迟到,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便跟沛县的小伙伴们一起造反。而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黑,举个例子——分我杯羹。一辈子战绩惨淡,但在垓下会战中,因为有韩信的帮助,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项羽,名门之后,骁勇善战。在鸿门宴中放过最大的对手——刘邦,他打了一辈子胜仗,就在垓下会战中,输了一次,便输掉一切,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韩信,一个刚开始填不饱肚子,却看不起平民生活手段的落魄贵族,一个识时务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却在刘邦手下屡立战功,甚至被后人尊称为“兵家四圣”之一,最后选择支持刘邦,使得刘邦取得最后胜利,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显然,在垓下之战中决定胜败的不是刘邦,也不是项羽,而是韩信。但影响他作出抉择的,便是当时所有士大夫都在追求的——“富贵”,富就是有钱,贵就有地位。说白了,就是想当官发财,区别就在于当文官还是武官。
韩信就是追求富贵的人之一,公元前203年十月,韩信攻下齐地,随后要当假齐王,刘邦为了稳定局势,便给了他真齐王。这时,他毕生的追求已达到了,所以便停下脚步。而刘邦不一样,他没有什么才能,唯一的特点就是使唤手下的大臣,而手下的大臣为何跟随他?因为刘邦许诺给了他们富贵啊!如果刘邦成功了,那他就是给所有人富贵的天下之主;如果失败只会落得众叛亲离。而韩信不一样,他完全可以反叛刘邦,自立为王,在垓下之战后坐收渔翁之利,拥有的地位都是他自己用一次次的战役换来的。当了齐王后,还有了自己的小朝廷,手下有蒯通这样的人才,又有多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当时就连蒯通都暗示过他“相您的背,贵不可言!”贵不可言的人,不就是那个给别人富贵的人吗?只可惜韩信的毕生追求,也就是当个接受富贵的人罢了!而刘邦可以给他富贵,那他就要保住刘邦,让刘邦能永远的给他富贵,只是没想到功高盖主,最终还是死在了长乐宫!
如果,当时韩信愿意再进一步去争一争那个贵不可言的位置,也许历史上会出现齐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