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我将断断续续的以写文章的方式,来重读孙子兵法。
我的基本想法是这样子的,每写一章要抄写一遍孙子兵法,一则是练练字,二则是在抄写的过程中,找到一些灵感。
然后就是综合的来分析,从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力求谈出自己的看法来,也尽可能的按照孙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再然后就是要从第二步里得到的兵法思维、兵法理论、兵法哲学,来复盘自己的人生,进行沙盘演练,最后还要把这些理论来分析下自己未来的形势。
计划是每周读一章写一章,花13周的时间,也就是差不多三个月,所谓的读不一定要再去读很多参考书目了,就是读读孙子兵法原文,然后多思考怎么写就好了。
那么先上抄写的原文。
其实写字这件事情,练字和写字是两码事情,练字需要临摹字帖,讲的是形似神似,刚开始阶段难免会写的慢,对着字帖写还可以,或者慢慢写字也尚可,但是一到实际写字的时候,就发现跟没练字一样,甚至是会有邯郸学步,忘了字是怎么写的感觉。这个时候,不要气馁,练字这个东西需要好的老师和童子功,如果这两样都没有,像我这种一直野路子练字的人,心态一定要放平和,找准一本字帖,一直临摹,不断的临摹字帖,反反复复,就能练出既实用又好看的字来。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但是从写字这个层面来讲,我的发展路程和心得就是这个样子的。
那么孙子兵法计篇,孙武在这里面讲了些什么,有那几个知识点是务必要掌握的?
其实啊,孙子兵法、道德经这样的书,可以说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非常重要。实际上,我们大部分时候,也是因为某个理论的一点、某句格言在某个时刻的恰巧影响。所谓恰巧,就是结合当时的情境,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那句话,然后灵光乍现,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所以,平时要多积累,学习要全面,而且要时常温故知新,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当情况来临时,人的身体机能、思想机能才会发挥作用。
总的来讲,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孙子兵法从第一章的计篇到第六章的虚实篇,可以说是非常高层次的战略战术理念、套路,这六篇是孙武兵法理论安营扎寨的六篇,后面从第七章到第十三章,论述的已经是具体战略战术的策略了,就从哲学角度来讲,跟前面六章是不同的。当然这里务必要讲清楚的是,孙子兵法十三篇,每一篇都非常重要,这里只是从我个人感受到的哲学上的区别对它们进行归纳而已,我想度过孙子兵法的人,应该都会有跟我有这种相似的感觉。这里还要说的一点的是,据说孙子兵法本来有80多篇,曹操嫌他太多,然后对它进行了删繁就简,变成了现如今的十三篇,并且近代好像已经有考古出土了80篇的孙子兵法。反正我是不管80篇还是十三篇,讲真,我的眼里只有十三篇孙子兵法。因为就算真有孙子兵法80篇的,曹操删去的也应该是一些具体的战术篇章,曹操删掉它们,很大程度上,我觉得是那些具体的战术(比如军队编制、组织训练、人员奖罚等等),都已经不适用于三国时期了。曹操所处的还是冷兵器时代,并且他研究孙子兵法,首要的就是要能打仗。而我们来研究孙子兵法,不是为了去打仗,而是要从这里面吸收谋略思维、兵法思维、哲学思维,而眼下这十三篇,足矣!当然,对于考古的人来说,发现80篇孙子兵法那简直是天大的事情。
那么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怎么个清晰法呢?可以这么说,认真读完孙子兵法第一章,会让人耳目一心,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看了第一章里面的诡道十二法,恐怕还会找到血液里的认同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民族,聪明的人都善于应变,而应变的学问,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狩猎、战争,人们把这种从大自然、种族之间抗争的智慧,渐渐的运用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当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思维也影响着人们对大自然、战争的应对方式。特别是计篇里的诡道十二法,如果单独拎出来,会让你感觉这就是在教人如何奸诈的话而已,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成天喜欢思考人际关系的人,我觉得是极有可能在这里找到认同感的,甚至是一种归宿感。这也是为什么,孙子兵法受到这么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所谓清晰,我认为它是在挖掘出人们内在的东西,它揭示出宇宙之真理,并以逻辑化的表达方式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获得认同感,,孙子兵法第一章完完全全做到了这个要求。
打仗这件事情在春秋早期以前,跟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是一样的,讲的是绅士的战争,不用什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计谋,大家就是准备好,找个大草坪,拉开阵势,干上一仗,也不是非得要把对方搞死搞残,武力较量是点到为止,这种形式下的战争,其实更多的是在替天行道,大家都很绅士,上战场的也都是一些吃饱了饭没事干的贵族。可是到了春秋中后期,社会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就是所谓的人心不古了吧,这种绅士战争,已经不再适用于那个时代了,周天子的威信不断的被削弱,邦国之间变成了利益纠缠不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人们的信仰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天子在上,万民敬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变成了人人都想威震天下、实际上掌控宇宙的时代。于是,春秋五霸相继崛起。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绅士战争理论自然是不再适用了,宋襄公是绅士战争理论的最后一个代表者,仁义之师结果是成为了一场笑话。这个时候,孙武的孙子兵法出现了,它开启了人们内心早就怀疑的绅士战争理论,或者说大部分人已经在践行但还没有系统化的兵法理论。所以,孙子兵法是非常清晰的,它的清晰就是实现了与时代的高度吻合,与人们内心的认知暗合,然后在此基础上把理论系统化、层次化、条理化。
而在第一章,孙子兵法把这种清晰度发挥到了极致,让所有读孙子兵法的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它在讲什么以及将会讲什么。所以,对于孙子兵法这部书,特别是这里面的第一章,一定要明白,它的逻辑体系和内容都是非常清晰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它的内容,先抛出几个字词、句子,都是来自第一章的。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五事七计、计利以听、乃为之势、兵者诡道也、多算胜、少算不胜。
以上这些个字词、句子,可以说就是孙子兵法第一章里最最核心的字词、句子,当然如果没有读过孙子兵法的人,可能一时还是不能明白。这里我来挑战下我自己的表达能力,我用一段白话文,来概括下孙子兵法第一篇的内容,概括如下。
用兵打仗是国家的大事情,关系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要仔细的研究、仔细的筹算谋划,要如何筹算谋划呢?从五事七计上着手,哪五件事情,道、天、地、将、法,七计呢,所谓七计,不是七个计略,而是七个敌我方面的比较。筹算这些个方面,有什么用呢?筹算清楚这些个方面后,我们就会发现哪些方面对我们是有利的,哪些方面对我们是不利的,分析有利不利又是为了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扬长避短,充分的发挥对我们有利的一面,去干掉对方啊。所以战争这件事其,或者说所有的对抗性的东西,从来都是要扬长避短的,当然扬长避短还只是非常浅的一个层次,真正的东西是要善于创造势,什么是势,就是我们自己去创造一个时空,在这个时空里,大部分条件于我们有利,然后于对方不利,这样我们获胜的概率就大多了。当然,这个势不是写小说,写文章可以信口开河,但要创造时空就必须根据这五事七计方面的分析得出来的有利不利因素,采取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方法。怎么个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法呢?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就是要用些欺骗对方的手段的,要让对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方一旦上当,我们才能够创造出有利于我们的时空来,然后把对方控死在这个时空里。总之,用兵打仗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多多计算,计算的多,计算的明白,真正分析个子丑寅卯来,才会获得胜利,计算的少,计算的糊涂,必然是要失败的。
是不是很清晰?计篇的逻辑、内容清晰程度是最高的,后面的一些章节,有时会有跳跃性,思维会让人感觉没有这么顺畅,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曹操删减过孙子兵法的一种验证吧。
因为用兵打仗是件很重要的事情,重要到关乎生死,所以我们要认真的从五事七计上来筹算谋划它,分析出有利不利因素,然后通过诡道,随机应变创造出一种有利于我们的态势,我喜欢称之为时空,在这个时空里,会让敌我双方进入到一种状态,那就是我方胜率高于对方。
所以,在第一章计篇里,孙子兵法用了短短的几百个字,把对战争的态度,以及战略、战术层次,都进行了提纲挈领性的阐述,并且着重讲了一个字叫“算”,多算胜,少算不胜。这个道理是非常明白的,不过所谓算,一定要是高质量的算,多算没算对地方,那是浪费时间。你必须是抓住问题的分析核心,五事七计,这五事七计的信息就必须是准确的了,如果信息不准确,你在那分析个什么?这点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说,人类所有关于对抗、我厚彼薄的事情上,最终都是在搞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事情,信息优势从来都是最大的优势。这个道理,我想是个人都会明白的,知道的信息越多越准确,人才越有可能采取正确的行动。然后就是,要能从信息中分析出真正有用的信息来,这部分需要人的大脑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以说这个部分会完全因为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而出现判断上的不同,但是对于信息的分析,要能分析正确,靠的不仅仅是智商,而是一个人的经验,无论是实践出来得到的经验,还是从别人那里学习得来的经验,要想从繁杂的信息中分析出有价值的东西来,靠的就是正确的经验积累,而不仅仅是智商,我个人认为在这个地方,足够多的正确的经验积累比高智商更重要。分析出有用的价值,接下来就是要采取行动了,要采取行动也得遵从方法论,用兵打仗要靠诡道,我还是喜欢说是创造一种时空,通过诡道来创造一种我们大概率可以获胜的时空。
为什么我非要说是创造时空了,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一种感觉,因为人其实只处在一个时空里,从大的方面来讲是这样子的。眼下时空是一元化的、静态的,大部分条件是已经存在了的,结果也是已经知道了的,但是未来时空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多元化的,是动态的是我们自己所决定的,也就是我们自己所创造的,就好比我今晚如果不是来码字,而是选择看一部电影,那么明天起床后,我头脑里回荡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不要小看这些些微的区别,我们每一个小小的举动极有可能会影响我们未来所处的时空,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其实人生才是蝴蝶效应多发的地方。所以,我喜欢讲创造时空,按照孙子兵法创造有利于我们的时空的方法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诡道,这是用兵打仗的方法论,有人就会来反驳了,认为孙子兵法是不大通用于人事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靠诡诈是不可持久的,日久见人心,人们是不会喜欢这种人的。有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有这种想法并且来批评孙子兵法不适用于一般人事的观点则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人没有搞明白,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我们要创造那种时空是目的,至于手段并不是唯一的,孙子兵法说的是因利制权,用邓爷爷的话来讲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这个兵法思维或者说哲学思考方式重要吗?非常重要,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或者说大部分的普通人,往往是一开始对自己要做什么非常明确,甚至可以经常性的用慷慨激昂来形容,普通人经常性的立志向,可是呢?走着走着,反而被方法论的东西牵着鼻子走,完全失去了准心,脚跟不定,于是乎就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完全忘记了自己本来要去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就是没有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其实,人在慷慨激昂时立定下的愿景、目标都是值得去坚持的,但是啊,人就是容易受战术层面或者叫方法论层面的诱导,一种方法论上行不通,动不动就上升到价值观、愿景、目标的行不通,然后放弃原来的立场、目标,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在这件事情上,大部分人需要反思。
然后再细化说下这些字词、句子里面的内容吧。五事,道、天、地、将、法,道就是上下一心的一种政治状态、心理状态,从这一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道,什么是道,道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统一的心理状态,至于统一去干什么不重要。老子讲来讲去,无非是让人要在所有的事情上保持一种所谓的无为状态,而孔子说来说去无非是要人保持仁的境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要找到一个让自己内心能够统一一切的立脚点,老子的立脚点是无为,孔子是仁,孙子是令民与上同意,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上升到哲学层面。其实大家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那就是要去除人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清静统一,你看,其实所有的高层次的哲学,最后说的都是一个意思的。这个东西是个标准,只有有了这个标准,我们才不至于人云亦云,见异思迁,一个人才会成为他自己。王阳明心学讲来讲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而天、地、将、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天时地利对于用兵很重要的,特别是冷兵器时代,这些可以代表外部条件,马克思讲的外因。将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智、信、仁、勇、严这几个方面去考量,这里也可以看到,孙子把智放到了第一位,这种顺序排放是值得研究的,我个人以为,智后面应该接着勇,有勇有谋的人就足以干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来了,当然信、仁、严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品格,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特别是仁,很难,特别是在眼下这个自我主义盛行的时代,个个都是自私自利的主,要做到仁,实在是太难了!法是一种制度层面的东西,军队要有个样子,必须有制度来约束,没什么可说的,当然这里面任何一点单独拿出来都是可以深入研究的,比如这个军队制度倒底怎么弄法,在六韬里面,它就论述的很详细,特别是排兵布阵时的那种搭配规则上,六韬可以说不厌其烦。但是,这些东西如果都一一详细论述就会很麻烦了,那可能就真的有80多篇的孙子兵法存在了,但是无论怎么说,在开宗明义的第一篇里,是不需要展开来讲的,所以孙子只是非常简明扼要的提点了下。七计是七个比较的方面,这个七计跟五事是有区别的,要不然为什么不直接说是12事呢?仔细读读就会发现,五事其实是一种日常我方的建设、运营的功夫,而七计是到了一定时候双方静态情况的比较,所以五事七计它在时间逻辑上是有区分的。五事是一种常态化的东西,而七计往往是出现了敌我对立双方的时候,才会启动的一套程序,当然这是非常粗略的一种对比。但是我觉得五事七计的区别是要搞清楚的。我的感悟就是,五事是我方要在日常下功夫的事情,平时在这五个方面下好了功夫,在七计的阶段,我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当然我这种先后逻辑的分析,优点类似于围棋里面复盘时的手割方法,实际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子的,五事七计可能是同步进行的,但是手割的价值在于复盘,在于理清这里面的本质逻辑顺序。不要小看这种逻辑上的区别,如果不注意这种区别,不搞清楚这种逻辑关系,那么很难深入到孙武的世界里去的。
从五事七计上,我们要分析出有用的价值来,利与不利,这只是你在筹算时的一种静态比较,如果你不采取任何的行动改变它们,那么它就只能按照既定的最大概率趋势走了,这种行为就叫听天由命了,孙子要做的事情,可不是听天由命。而是要去创造时空、创造态势,筹算的后面还跟了两个字那就是谋划,分析静态的信息,得出静态的结果后,然后通过诡道来创造时空,最后才会取得大概率性的获得成功。
至于,诡道,后面接着写,今天先写道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