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必修内容大复习,被苏银班长和碧兰组长追在身后用“鞭子”赶的感觉好幸福。
赶紧消化碧兰组长发给我的二只青蛙。先试着把第一只干掉:就是找“死党”沟通作业完成情况。很快得到回复:正在准备中。
哈哈,这么简单的回复居然让我好有成就感。
现在再来吃第二只青蛙,完成自己的作业,为参加周日的线上交流做准备。
首先,要特别感谢碧兰组长,她早早就提交了自己的作业——一张15~20讲的内容思维导图。
借用混沌大学李善友教授的著名口头禅:(It's) beautiful, amazing! 实在是美到不可思议啊!
最难得的是,她罗列的内容如此全面,以至于我看着她这张图,叶老师的音频都能一课一课地历历在目,重现在我的脑海里。
叶武斌老师的课程15讲~20讲共六堂课,我前前后后各听了2~3遍。说受益匪浅那是实实在在的。
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叶老师这套习惯养成的方法或理论,对我来说首先是个极大的鼓舞。
说起来我从上小学开始,基本上还算是一个相对懂得自律的孩子。因为第一我在家里排行老大,而且赶上文革时期,父亲被打成坏分子遣送原籍。母亲一个人带我们三个孩子,度过了整整10个艰难岁月。我的角色就是要帮妈妈撑起半个家。所以,天然会有一种担当的意识。而在学校里我是现在所说的标准学霸。而且,环境逼迫着在各方面都必须积极要求进步,凡事不甘也不敢落后。中学以前即使生病了都从不会缺课。
上大学以后,因一直担任班干部,那怕是假装,也要做到“以身作则”的。大学四年里,除了假期,我几乎一年四季我都坚持每天晨跑。冬天还会洗冷水浴。就运动过后,在公共水房,接一大盆冷水直接从头浇到脚。
大学时身体瘦弱,1米83身高体重只有108斤。但是学校所有运动项目比赛我都会积极参加。
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以后,我基本上保持了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的习惯,我的身体也自动保持了一个良好习惯,就是每天早上起床后雷打不动的大便。
而一旦大便表现失常,就提示我的身体一定出现了小问题。或伤风感冒,或着急上火。我也会马上警醒,做出调整。
从这个角度讲,良好的习惯也可以提升身体自我觉知的能力。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参与度不断加深。加之自己的精力和身体响应度反而会不由自主有所下降。
慢慢地自己也养成了今天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做事精力不够集中,比如常有拖延症的表现。甚至我在这里写着作业,写一会儿就容易走神儿,甚至去玩一会儿K歌。
比较典型的状况是,我现还在担任某科普期刊主编,每月一期的卷首都是我亲自主笔。有些情况下,正好碰到相关话题有感而发,会即兴写好。但多数情况是被编辑部主任追着讨稿,而自己总是会拖到最后一天才硬着头皮赶出来。
这种情况自己也会恼火,也不舒服。却又总是难以自制。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拖延症的本质是对恐惧的逃避。我觉得这个结论对我来说稍显夸张。我的问题主要是缺少激情和兴奋点。但从时间管理的角度讲,我确实需要一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帮助我能够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能够快速进入集中注意力。
据说番茄工作法是一个可选方案,但我一直没有尝试采用。希望通过30天的时间管理训练,在这方面有所改观。
学习叶老师时间管理课程还有一个令我兴奋之处。
过去20多年我一直从事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在市场推广中始终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对此,基于多年经验和经历,我斗胆提出“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一个伪命题的论断。并创新提出“寿命管理”并替代健康管理。因为寿命管理比健康管理更具体,更有抓手,更容易落地。
而寿命管理和时间管理既一脉相承,又相辅相成。叶老师提出,过好一天就是过好一生。我提出“死法儿决定活法儿”。看似是完全不同的说法儿,其内在道理是基本一致的。
接下来,我会全面推进“让一亿国人相约健康奔99”的全民益寿工程。
相对叶老师的时间管理,我们有了更具体的结合自己寿命规划的时间管理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和易老师提出的理念既有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相互支持相互借鉴的需求。因为寿命管理本身就是对自己的生命时间进行管理,是从生命的高度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叶老师讲,过好一天可以过好一生,其实就是帮助大家通过过好当下每一天,来有效延伸自己的寿命时间。
而我用“死法儿来决定活法儿”的说法儿,是试图帮助人们确定自己生命的终点时间以及离开世界的方式,作为自己的寿命目标,并以此确认当下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包括对时间的运用方式。
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做进一步交流,也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和大家共同受益,收获满满。
谢谢大家,感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