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感觉课时不够用呢?是的,现在双减下每一位教师的课时都不够用的。因此,也就提出来了一些口号:“双减非口号,提质在行动”、“双减落地 立足课堂 提质增效”……那,提出这些口号仅仅就是口号吗?这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呢?
——很遗憾,我到现在才似乎明白一些。
1. 新授课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
核心观点: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合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新教材没有学好。
那何为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呢?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指学生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或者可以用第一印象来解释,这样更便于理解。而在我的观念中,苏霍姆林斯基所述的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概念是比较大的,这里的第一次更准确来说应该是对于学生目前还没有观念的第一次,在具体一点来说,应该是指学生形成前概念(原有认知)的时候。
那第一次学习新教材中知识的特征应该是怎样的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知识应该能够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可以随时用作获取新的知识的手段。就我自身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而言,我更感觉第一次学习新教材具体是指小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和大部分单元的第一课时。也因为其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也决定着以后再轮到每次学习新的、后面的知识时,是否顺利都取决于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好坏。
由此可见,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多么的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新的内容时,不,在教学任何时候都需要让学生的意识中,知识是明确的、清晰的、深刻的,这样学生以后的学业落后负担也就会越轻。
那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应该有哪些特征呢?首先,必须具有明确性。这里不仅仅是指教学知识的明确,更多的是指学生头脑里关于知识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你听说过“鱼牛故事”吗?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它们俩是好朋友,都想出去看看。因鱼不能离开水,只好让青蛙独自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青蛙告诉它,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青蛙说,“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这时,在鱼的脑海里,出现“牛”的形象是——鱼牛:在鱼的身体上,加上了它听到的牛的特征。对于鱼来说这种结果是合理的,它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并将该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的形象。但对于青蛙来说,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它所要表述的牛,或者说鱼认识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
因此,这里的明确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意识对概念的明确性——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效果如何,尤其是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如何独立工作的,因为这些学生的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同时,有些时候为了让学困生理解教材的实质,我们教师还必须付出额外的精力去提供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
那具体如何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明确掌握了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走到有困难的学生中间,去看看每一个人遭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为他个人专门准备的作业题。甚至,苏霍姆林斯基还设法让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上和课后,就不许在自己的书面练习中有错误……
这些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提出来的,那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注意到什么呢?除了课堂的结构、课堂上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们教师最应该尽可能地预先估计一下,在什么地方、在那个词上、在那一步骤……学生可能会犯什么错误,甚至达到会谁出现什么问题。关于这一点的备课,我个人建议,仅针对本班的教育教学而言,我一定要深入备课,备明确且深入。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对任何一个事实、现象、规律性等做出肤浅性理解。根据自己的经验,我认为在全且明确的基础上,试着去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笔算乘法例9(归总)问题时,我故意拔高教学目标,在学生基本会做题且能够看懂图意的同时,刻意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尝试去画图表示图意并作答。在课后的习题检查中,明显看到学生们对题意的理解更上一层楼。虽然,远远没有达到学生不出现任何问题的,但对于昨日的学生和我,在对题意的理解上都明显有了深入。
总之,在第一次学习数学知识时,尽可能甚至杜绝出现解错例题和应用题。这不仅仅是重要的,更是非常必要的,也更是我们教师必须追求的。
2. 练习巩固课必须让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理解得是否正确,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核心观点: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牢固掌握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上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自学会的或者家长辅导下学会。等到教师上课再新授时,课堂上学生都表现的很好,对所学知识都感觉理解的很到位,最可怕的是教师也被这样的虚假现象推动着快速前进……等到明天上课时,你准会瞧见,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对昨天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些模糊了,做的练习题也是“支离破碎”,似乎是若隐若现。
出现这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授课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过程方法和核心素养方面侧重的有些弱,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浮在表面而未深入内层。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而些点可以这样理解:在新授课中主要知识分支出来的次要知识点,也就是说不能够在新授课里学习知识。而这些点又恰巧被编者编排到习题中,因此,需要教师专门抽出课时这些分支点进行学习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这些分支点的学习不必向新授课那样透彻,应该侧重于学生的思考和运用(变式和实践操作)——在学生独立练习时遇到这样的分支点时,学生都会调动自己所学知识去思考回顾——学生思考新授课的知识材料。而这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进行自我的元认知。当学生解决这个分支点后,就会同化吸收,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丰富自我的主要知识。
总之,在练习巩固课上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新授课的知识和材料(内化),在解决分支点之后,学生的主要知识会被丰富而深入。而在这个过程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去思考内化新授课主要知识是重点。我的理解是练习巩固课是对新授课的延伸丰富,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内化,进而丰富主要知识。
小结:
跳出新授课和练习巩固课来看,他们两者还有一种“连环套”:讲解新教材的时间越多越透彻,学生在练习课上的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就越有效。再往后想一想,学生的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是会越少呢?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怪圈:学习新教材的时间不够用,是因为花在检查作业上了,而检查作业(练习巩固课)占用很多时间,又是因为新授课教材没有学透……
现在,您一定对“双减落地 立足课堂 提质增效”这类的口号有新的理解了吧?欢迎您留言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