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个过程,属于知觉范畴,是心理现象,不是客观的真实反映,我们要做是利用时间服务于生命,而不是为时间所心累。
人生活在时空中,从空间角度看属于二维动物,主要在平面世界生活,从时间角度看属于一维动物,生活在线性时间范畴内。那么,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吗,从心理角度我们如何理解时间现象呢?
时间在心理学上是作为知觉范畴来理解的,心理学教材定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可以以计时器提供的信息为依据,也可以根据自然界昼夜、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延续性和顺序性”可以理解为先后衔接,特点在于过程,我们说时间是个过程应该都能认可,但同时还要理解“反映”,也就是说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与顺序这个过程的反映,而非过程本身。
这个定义和心理的定义很相似,即“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为了进一步理解时间,就需要从生活实例来考察。
时间知觉是发生在大脑里,比如我们疲乏之际狂睡一大觉,会不知道过了多久,这时候如果没有参照物,就不会知道具体时间,要想知道时间,就要看看天色,看看钟表,体会下自己是否饿了渴了,然后在大脑里进行知觉判断。比如那些围困在山洞封闭空间而获救额人们,他们当时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夜伏昼出是多数动物的习性,人类祖先也是如此,慢慢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而有了时间的概念。事实上,古代计时工具沙漏的出现,说明的正是时间觉知的具体化,把大脑里不好把握的时间通过计时工具表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说,时间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大脑中的心理现象,是事物变化过程的呈现,必须依附参照物进行表达。
继续讨论时间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性。
比如同样是两个小时时间,客观上是一样的长短,如果我们去车站等人等了两个小时,会感觉特别漫长,如果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会感觉特别短暂。恰恰是因为主观的时间特性,才有了客观的时间计时。
爱因斯坦曾经用时间例子来解释相对论,他说同样时间里,与一位漂亮女士谈话觉得飞快,而坐在火炉旁会感觉漫长,这就是时间感受的相对性。此时此刻时间已经变得相对了,不再是客观的存在。
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我们要把一天时间定为24小时,这正是自然界中地球自传的时间,这个自传时间导致我们身体生理上的周期变化,比如睡眠、饮食、活动,并由此带来心理上的适应,如果行为违反这个变化特点,生理心理就会出现麻烦,这也是国学、中医特别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因。
由此看来,我们的时间概念就是社会、生理、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本不是客观的存在。
从时间这个主观特性出发,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强调要努力跳出时间概念的樊笼看自己,看周围,看世界。
比如我们习惯从自我中心出发,从今天看过去,从今天看未来,叫做回忆过去、展望未来。当我们觉察到时间的主观性,就会站在过去看今天,站在未来看今天,如此一来会发现截然不同的思维: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在今天都是风清云淡,今天的痛苦付出在未来看来也不过生命插曲。
时间是个过程,属于知觉范畴,是心理现象,不是客观的真实反映,我们要做是利用时间服务于生命,而不是为时间所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