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刚去取了新买的书,张子溪的《如光影常在》和朱天文的《红气球的旅行》厚厚的包装完美的两本书,心仪已久。前本是去同里游玩去书店闲逛时翻到的,觉得很沉就没买,后者是读了她妹妹的作品,很是喜欢里面的情怀,从而认识了她,后来才知道她与侯孝贤关系甚笃,两人合作电影,才买了这本书。
疯狂买书是大一整年,一直在当当网购书,但对于实体书店一直没有摒弃,还是会经常逛,不经意间就遇到一本想看的书,而且书店的气氛向来很好,很安静,所有纸质物品都赏心悦目,气味也好闻。高中似乎一直在主动与被迫中努力学习,根本没有翻阅课外书的机会,到了大学,首先光临图书馆,觉得好大书好全,简直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在我为数不多看书的高中,就认真读了沈从文差不多全部作品以及汪曾祺小说集,再有就是路遥《平凡的世界》这全是最有名气的书了,之后一直最爱看沈从文的书,包括散文,小说和自传。
大一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真的记不得了,只是把村上春树,川端康成,米兰.昆德拉,毛姆,张爱玲,三毛几乎看完了,不仅看,还一个劲的买书,所以大一一年似乎很少像别人一样积极的参加社团活动,差不多都在图书馆,我一直觉得是自己阅读太少了,所以很难不待在图书馆,但时间久了,又觉得更加焦急,越来越多的作者被认识,然后对他又毫无了解,而且急于追求速度,往往笔记做的不深入而且不会二次阅读,有时候又忘记之前的内容,所以也算进入困倦期。
买书的过程自然也算一大快乐之事,据说每年鲁迅买书投入的钱都占了很大一笔,所以我也毫不吝啬每星期几乎都会买,撕开包装仔细的翻阅,会用笔做注解。也是那段时间认识很多有意思有趣的国内外作家,喜欢不同风格的作品,又经常找和囤积不同的好作家,研究生平再感慨一番。
喜欢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她的文字功力觉得很好,色彩与人物刻画都很犀利,跳跃在她的香港,上海之间。喜欢三毛,流浪撒哈拉,结识很多奇妙的伙伴,有一段神奇的人生,后来死掉了我十分的难过。爱读狄更斯的双城记,故事的起伏与人物的情感起伏动荡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着墨简直神来之笔,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隐藏的美国梦与十年美国经济萧条期的透露,都是各种的美丽讲述。口味换的也快,从古典文学到日本文学,从外国名著到中国散文,很多,但也有不喜欢看的,比如政治经济,很少涉猎总觉得晦涩,可能是我太不开窍了在这些方面,后来喜欢心理学,建筑,真的,书是奇妙的,把我们领进很多全新的领域。
但我,总是不能很好的作用,我感激自己有看书的好习惯,但我明白很多问题不是看书就会解决的,思考运用,加以创新,才会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条路长而坚。
身边也有喜欢看书的朋友,会在一起聊天,也许是真正看书太晚了并且领悟力太差,很多故事背后的用意和作者要表达的东西都是很久才能领悟过来的,当时thegreat gatsby看了三遍,才一遍一遍的发现别有洞天,似乎第一次写写看过的书,目前脑子也很乱,看过的没听过的都忘了,却觉得感觉很好。
这并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事,只是写下来,牵扯一下回忆才发现大一竟然过去了,什么都忘得差不多了,就记得这些,高中时候的图书馆简直是摆设。
哎,本打算好好写,写深入一些的,却感到现在不在状态,也许,之后还会遇见很多有趣适合自己的书,这是生命里也值得欢喜的事了。
安。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