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妈妈分享,最近雨天频繁,放在外面的衣服没干,有味。今天起了大早,天气也不错,出太阳了,一大堆衣服需要晾晒,看见儿子在玩游戏,对儿子说,来帮妈妈忙。儿子说,等会!妈妈情绪一下上来了,对孩子说,什么等会,现在快点!孩子说,你是不是起来早了,再回去睡会吧!听到这,妈妈更来气,情绪没有梳理,就直接得到一个解决方法,很是不悦,和孩子起了冲突。她后来说,这个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后边孩子也跟她一起晾衣服了。她分享出来有伙伴帮她一起复盘,也倾听了她并结合pet帮她一起梳理,这个妈妈讲平时是可以接纳孩子玩游戏的,但是今天早上,情绪上来了,就接纳不了了,这位伙伴说,我们的接纳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好的时候,接纳度就高,情绪不好的时候,接纳度就会低。这时候,妈妈处在问题区,需要寻求帮助。
这个时候是需要用面质我信息去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
这个妈妈,在那个当下没有想到去表达感受,而是和孩子发生冲突,虽然后边孩子还是愿意和妈妈一起合作晾衣服,我想,孩子的情绪也被压抑了。这个妈妈说,我不知道学习表达感受的意义,是以后他工作还有组建家庭的时候,有这样的学习体验吗?这个妈妈心里有一些自责,没有用更好的方式指引孩子。在这个冲突中,妈妈也后知后觉到,问题在自己这儿。她也看到自己不能把旧衣服丢弃的苦恼。
其实妈妈也是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每一个当下的觉察,都是一种看见和成长的机会,借由孩子的互动,把内心不被看见的隐蔽伤痛唤醒,做一个完结,不再时不时的回来搅扰自己。
这时候妈妈处在问题区,需要用到面质我信息,“妈妈现在看到一大堆衣服等着晾晒,感到好焦虑好烦躁,今天好不容易出太阳了,想赶紧晾晒出来,需要你的帮助呢儿子”
这样表达,儿子会不会放下手机帮妈妈一起晾衣服呢?不得而知,至少这样的表达,妈妈回归了自己,自己处在问题区,需要帮助,避免了指责,抱怨,引起更大的烦恼——和儿子的冲突,(双方都陷入了问题区)
我的体会:感受到情绪上来的时候,先体会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恢复理智脑,寻求帮助时,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
在那个当下,妈妈虽然没有用到更好的方法去表达,感到自责,通过参加共读分享出来,我也感受到这个妈妈学习的用心,pet父母效能的作者,戈登博士书中写到“父母不是用来指责的,是需要培训的”
我们对待外人客客气气的,在对方做了我们不接纳的行为时,我们不会命令其立刻改正,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却大呼小叫,命令指责,给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开始意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