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第一模块的知识就学完了,从刚开始接触对数字时代的了解非常模糊,到现在慢慢的清晰了。一周的共读学习感觉很快地就结束了,所以我是非常有触动的,正如第一模块主题所说的,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以下三点是我感触最深的:
第一是教师要放下“执念”。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极其有执念的老师,甚至干过给学生分享我的单元总结笔记这样的事情。我有过对学生的“不放心”,进而我会给予学生引导、指导,甚至是大量的帮助。教师搭建过多的脚手架,实际是扼杀了学生自主思维,甚至会变成学生的依赖,让学生产生惰性心理。所以应该是要相信学生,相信生生之间的力量,逐步放手。
第二是教材取之于“生”,用之于“生”。过去在备课时,我会花时间去思考学生的预设,甚至我还去猜出学生的不同预设,预先设计Plan A/Plan B。而真正的生本课堂应该是不可预测的,它不需要那么多的预设。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他们的作品才是最真实的;这样的作品对课堂来说才是最有用的;教师把这些这些作品中暴力的问题解决好,课堂效果才是最显著的。
第三为思考创造机会,将思维可视化。学生在课堂上绝不能只是在读、写、记,他们是需要思考和表达的,甚至思考和表达应该要占大部分。如何给予每个学生思考的可能、表达的机会,是教师需要仔细琢磨的。
所以,上好一节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是我作为老师的终极目标,它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