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赋测试中,我有明显的体谅天赋及较强的情绪共鸣能力。
这种特质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
很小我就开始主动帮妈妈干家务活,仅仅是觉得妈妈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家务太辛苦了。
在与人相处时,我总能觉察到他人的情绪,体谅别人的心情。
这为我带来了好人缘,但过分共情让我很容易被他人带动情绪,为他人的高兴而高兴,为他人的难过而难过。
年纪尚小的我无法觉察识别情绪的归属,没有能力去处理这样饱满起伏的情绪,开始刻意忽略或回避别人的感受。
渐渐长大后才发现,感受情绪与理解他人,虽然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但前者却是后者的基础。
与人交往中对他人感受的忽略和回避虽然保护了我不受过多情绪的困扰,但也妨碍了我理解他人,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才开始学习有意识地、主动地建立关系。
那么情绪感受力太强的人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做到与他人连接呢?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我总结以下几个点。
第一,需要先做到情绪的觉察,明确课题分离
在人际关系中,人与人的情绪会互相影响,对于高敏感人群更是如此。
有的时候,即使不与人面对面,也能感受到情绪的传染。
比如电话中,如果对方热情而礼貌的你甚至能感受到对方的笑容,我们也会不自觉扬起嘴角。
愉悦的传播固然是好的,倘若是愤怒甚至抑郁呢?
某次我兴冲冲笑着回家,在踏进家门口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强烈的压抑和不适感,情绪一下就掉落谷底。果然,家人在那段时间出现了分歧与隔阂。
要摆脱他人情绪的影响,需要区分出当下出现的情绪是自己本身的情绪,还是对方的情绪,并且明确一点——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对方的情绪我可以感受和确认,但情绪的处理需要对方自己来。
这需要反复练习。
第二、理解他人的角色
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是儿女、是父母、是伴侣、是基层员工,是管理人员......
当人们进入某个角色时,便进入了一个集体角色框架中,有这个角色环境的标准与准则,选择做的事、说的话需要符合当下场景。
刚毕业时我曾在国企单位工作,当时有个关系不错的前辈劝说我喜怒不要太外露要吃亏,她不止一次对着我叹气说靓妹仔你这个性格不适合在体制内工作。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我一点都不理解自己所处角色,也不理解别人角色,简单来说,就是不体制化。
同理,做工作中,职业化也是对职场人的角色要求。
理解并不代表同意,但被理解已经是一种关系的打开方式。
理解自己/对方的角色,能帮助我们扮演好相应的角色,解决角色内的人际关系问题。
第三、放下角色标签
可能你要觉得矛盾,上面还说要理解角色,现在却要放下角色标签?
因为当我们仅仅是理解角色的时候,我们只能够与对方产生当下角色内的连接,甚至我们连接的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位置。
特定的场合,我们需要角色化的链接。
而如果想要和一个真实的人连接,就需要放下对方的角色标签。不再把他看成是一个母亲、孩子、上司、下级......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每个角色标签有对应(集体)行为,有许多的“应该”,当我们带着这些“应该”去与他人相处,便不自觉多了各种要求。而无法看到角色下的这个人真实的感受与需求。
当女人被贴上“母亲”的角色标签,就应该母乳、应该放弃工作、应该相夫教子;当孩子被贴上“儿子”的标签,就应该听话顺从、应该考第一名。
往往会忽略了他们作为“人”的真实感受与需求。
相反的例子包括有些在职场做管理惯了的人,回到家中仍顶着“高管”的角色,对家人像训下属一样严厉,反而伤害了最亲密的关系。
最后
曾经我以为自己可以避世独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人连接,与外界联系。
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一门极大的功课。
这门功课中的“觉察情绪-情绪分离-理解他人”,是我这段时间仍在学习、也许需要学习一辈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