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孔子说:“根据不完整的供词就可以判决诉讼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从没有说话不算数的时候。”
成语:片言折狱。
如果我们断案,甲乙双方的供词都听取的话,叫做“两造”。如果只听取一方供词的话,就叫做“片言”。
子路无宿诺: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可能是编写论语的人(或是子路的学生,或是孔子的学生)后来加进去的,因为孔子称呼子路为“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子路说话说一不二,说到一定就会做到。
说到就会做到的话,会有几种可能:
一种:他自己承诺别人的事儿,他一定会立刻去做,这是行动力特别强的表现。另一种是:子路威望很高,他来做调停,调停好了,事情就办好了。
这句话其实就是说明了子路的能力非常高,他能够从一方的证词中便得知整个事件的全貌并做出调停,且调停的结果双方都能够接受,这是很好的一件事。而且,孔子也是希望大家不要打官司,一团和气才好。这在当时,是非常值得称颂的一件事情。
但是,从我们当今法制社会的角度来看,片言折狱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我们遇到的是当今的孔子、子路、狄仁杰、包拯……这可能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片言折狱”推举推广至全社会,每一个法官都“片言折狱”,这事儿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过去在宗法社会里,靠的是信任、威望、良心、公平。而且,那时候时代封闭、社会信息少、人少、事儿少,老人能够根据经验就判断出事情的原委,八九不离十。可是当今的时代法治社会中,各种犯罪方式方法、犯罪心理层出不穷,片言折狱肯定是不行的了。
但在这里,也许孔子只是想说明,子路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决断力很强,威望很高!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我更看重的是有没有让诉讼案件根本不发生的方法。”
孔子的愿景、目标,是天下息讼。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孔子的人生选择,教育家与法家的分界线。如果让韩非子来谈这件事,他一定是“谁说了都不算,拿法条来看”的态度,但教育家的方向就是劝大家,如《第三选择》、《关键对话》《不妥协的谈判》,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每个人如果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都能够后退一步,都能够达成一个公允的目标,那也就真的不用吵架了。
所以,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以沟通、以谈判为事业的人,那我们的目标一定是希望少打官司,但是的确很难做到。这是孔子的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当今这个社会需要去对冲一下的地方。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一个人刚开始做官的时候,状态是很带劲的,做什么事情都会很谨慎认真,是会有批判性思维去做事的。但是如果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官油子”,他便会凭着惯性和流程去做事。什么叫官僚主义,官僚体系呢?就是组织里面的人只认流程,只认惯性,而不加入自己的思考。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他首先想到的是流程是怎样规定的。哪怕常识告诉他眼睁睁得知道按照流程办事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他还是会依然会按照这个流程来,这个就是“倦怠”了。
所以,孔子说“居之无倦”,我们一定要永远不觉得疲倦得加入自己的想法,有主动的思考。推荐《论大战略》,拿破仑这样的人,到最后都会凭惯性打仗,丧失了对于常识的敬畏。但年轻时候的拿破仑绝对不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所以,我们现在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就是“居之无倦”。在位置上,无论多久,无论做了多少事,我们都要如同第一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敬畏心,也就是前面学到过的“使民如承大祭”。
“居之无倦”,是为官的态度;“行之以忠”,是做事的原则。做事以忠,表里如一。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恕而已矣。
所以孔子告诉子张,如果你能够减少惯性做事,能够减少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机械化、流程化、官僚化的趋势,做事的时候秉承一颗衷心,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这就是为政之道。
这句话送给所有在工作中感觉到疲惫的人们,因为只要在工作中感觉到疲惫,那我们就必然是趋于流程化办事的。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并用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这句话和第六篇《雍也篇》第二十七章几乎相同。可能是在编撰的时候出现的重复。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很多学校的校训,一个人如果只是博学,根本没有外在条件的约束的话,很有可能流于放荡。而一个人如果只有约束而没有博学,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太过于拘谨,束手束脚。所以,如果我们只有把这两者良好地结合起来,这可能才是一个做学问的方向。
所以孔子讲的依旧是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