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或者社交产品的建设最重要的是用户也就是我们说的人,人是否存在,存在多少人,存在多少什么样的人,这些人最后能给用户本身和产品本身带来什么?我想这是每个社区产品创造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人在社区产品的存在状态是一个社区产品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我看来,一个产品从诞生到存在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
那么如何开始创建一个产品诞生,
最开始需要明确的就是产品定位,也就是我们能够满足什么样的用户需求。只有明确的定位才能吸引目标明确的用户。
但是一个产品如果只吸引定位明晰的用户那产品将会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产品,想要获得产品的成功必然需要其他人,那么在我看来,一个产品一般会吸引以下三种人。
1. 有明确产品偏好的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对产品更挑剔。
而这部分对需求有明确偏好的人将是产品冷启动的最优质的种子用户,他们和产品必将有很强的粘性。
那么吸引这批人的点有哪些呢?
可能是钱:罗永浩的子弹短信后期通过钱来进行推广
可能是相对自由:据我所知,老罗早期做的牛博网就是因为言论相对自由所以吸引了一批公知分子。
可能是能够更好的表达和整理自己的思考:比如我们知道的博客时代比如我们知道的思维导图和墨客工具
可能是更好的链接人和人的关系:比如我们知道的领英和脉脉
可能是信息更快更新更符合用户的口味:即刻吸引了一批对信息以及信息的时效性有要求的用户。
可能是更文艺:豆瓣和soul早期的种子用户则是那些对文艺爱好有自己审美的用户。
可能是更专业:知乎早期采取的邀请制,邀请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提供的优质内容给了用户高逼格的感觉也吸引了受过高等教育的那批人。
可能是初心好更真诚:简书的第一批用户是简叔一个一个从博客邀请过去的。
可能是流量倾斜:绿洲的第一批用户也是流量大的明星用户。微博最开始走的也是通过明星入驻的路子。
可能是美好想象:Keep也是在贴吧或者其他社交软件分享自己的减肥经历从而得到了一批用户的关注。
可能是擦边球:早期的探探和陌陌都是通过类似定位吸引到一批性饥渴的人
可能是各种兴趣:比如懂球帝就是球类,比如汽车之家就是汽车,比如taptap都是游戏社区,比如好好住都是对家居装修感兴趣的人比如图虫主打图片社区
还是影响力还是满足感成就感还是什么?
定位决定产品的社区氛围,什么样定位的产品就会吸引什么样调性的人。
2. 除了对目标有明确偏好的人,还有部分是带有好奇心尝试的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只是单纯对事物比较好奇,那么这批人和产品的粘性会相对较低。如何留住这个群体就是产品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 还有一部分人是被别人安利或者是为了某个福利偶尔使用产品,那么一开始会对产品没有感觉,这部分人对产品的粘性极低。我称之为产品的路人粉。
任何一个产品最需要最大化争取的都是前两类人,他们才是一个产品活下去的关键点。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也是很多产品推出免费版和付费版的原因,足够多的用户中认可产品的用户付费的可能性会更大,商业化才会更有可能而只有基数大才能更好的通过转化吸引足够多的付费用户,足够多的付费用户才能让产品活的更好。
当确定好我们的定位,我们需要很明晰的知道我们需要做到什么可以让我们的产品被看到,
2.这就是第二步:当我们先确定好产品之后,我们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被看到
我们当前处于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任何个体的声音都会被听到,但是这也导致真正的好的声音或者我们想要传递的声音变得越发困难,我们如何能够让目标用户在信息如此碎片化的状态下看到我们推送的内容呢?
每家公司、每个个体、每个组织都在想尽办法发声,大量的垃圾信息会干扰用户的心绪和专注力,所以手机内置软件、电视电影综艺节目推广、明星推广也好、站牌广告也好、游戏广告投放也好、花钱买下载量也好、网红主播带货也好、各社交平台引流、通过制造稀缺来引起恐慌和下单也好、低价也好、手机系统内置也好、金钱补贴也好、通过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也好、通过SEO、通过关键词搜索也好、优化也好,最最最有效的口碑传播也好,各企业都在努力的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和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看到的世界始终是由商业时代的营销美好编织而成。
我们还能不能找到新的发声渠道?
当然口碑传播始终是最省钱效率最高的方式,但口碑传播有个最关键的点:用户体验和产品需求。
关于用户体验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感受,这也上升到战略层面。
也就是第三步:我们如何让我们的产品被用户喜欢上,如何增加用户对产品的粘性和忠诚度
这同样涉及到用户的体验以及是否真正的满足了用户需求。在满足需求层面我们可以了解的是用户的产品使用场景。而我接下来想着重说说用户体验
在我看来,用户体验包括很多,界面是否符合用户的审美?表现层的操作是不是更顺手更方便?内容或者产品是否更丰富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和其他人的互动体验是否美好?是否能够得到即时的反馈让自己更自信更愉悦更爱自己?是不是被尊重?是不是觉得有新奇感?是不是可以显示自己的品味或者说逼格?
那么如何来让用户体验做好呢?我说说几点我总结的:
Soul凭借小清新的风格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看理想的APP也因为ui设计得到很多专业人士的赞扬
每次产品出现bug,即刻和soul顺畅的反馈通道和迅速的反应时间(不仅仅有后台反馈通道即刻还专门做了帮助即刻做大做强的小组soul也有运营小官的号及时给到反馈)。给了用户事事有回应处处有着落的感受,感觉到了充分的尊重。
是不是有创新:今日头条受到很多人喜欢很大概率是因为今日头条颠覆性的根据兴趣推荐的算法给了用户即时满足让用户能够更不加思考的接收到自己喜欢的信息从而得到愉悦感使得时间不知不觉流逝。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对内容的需求。
是不是方便传播:拼多多受人喜欢,除了低价战略之外,很多方面都用上了他们之前做游戏时候的游戏思维。
氛围是不是好
在我看来氛围好是一个社交产品留存的关键,而氛围好需要通过保障用户体验来实现,保障用户体验的核心就是让用户做自己让用户得到尊重让用户更爱自己
在氛围的细节上:A.用户的互动上是不是需要增加门槛。比如是否需要互相关注才能私聊如果不是互相关注是不是也需要有个交流限制,这点上即刻非常关注用户体验,陌生用户只能发送三条信息,只有互相关注才能继续交流。后来我在小红书上也看到私聊功能里也有类似限制,只是不知道是谁借鉴谁了。
是不是需要给互动者一个友善的提醒?知乎和即刻和b站都会在评论区方框内设置友善评论和交流的文字,而即刻还会将用户不友好发言转换成较温和的用词。
B:需要给用户多大的权利也应该是产品需要关注的点:
在豆瓣和知乎,为了保障用户体验,在内容的评价权上也最大限度的给了内容输出者自由。而soul,在内容选择权上也给了用户一定的自由,比如主页可见、自己可见和瞬间可见。在这点上微信也比较克制的选择了一天可见、三天可见、一月可见、半年可见和一年可见。
在给用户放权上比如个人信息的规则制定:
在昵称上:是可以随意改动还是一月一次、半年一次还是一年一次还是什么?
在这点上知乎、豆瓣、微博、即刻和soul都有自己的考量。
soul可以随意修改因为是匿名社交软件对此没有任何限制。
豆瓣30天的考量大概是想减轻数据库的负担。
而知乎半年的考量、微博一年的考量更多的和商业盈利相关,通过限制用户部分自主权益来盈利,这某种程度上是基于商业角度考虑而削弱了用户体验。
以及其他某些软件对用户昵称的重复性和时效性都有要求,对重复性的要求在于一方面是数据库反馈一方面是商业考量。
在性别上,soul有了严格的次数限制,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不能修改性别,这个严格的规定对后续功能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星球匹配对于语音匹配对于恋爱铃功能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他们在性别上的严格控制为后续的功能上线铺好了路。这就涉及到产品需求的优先级了。
比如背景图是否可以自己选择?在这点上微信和soul都将权限下放给用户。用户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
比如其他用户对内容进行评论的内容是否折叠如果折叠是部分折叠还是全部折叠还是不折叠,是否需要哪些人能看哪些人不能看?是否需要类似微信这样的共同好友才可以看到?安卓坂本和iOS坂本同样的APP也有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想法。
在转发、截图和内容这类的功能分享和跳转上是否更便捷?
还有种种功能,每个功能背后必然有理由和原因。
当产品满足了用户种种体验便会让更多人乐意在这里花时间。自然而然也会吸引用户留存。
这里涉及到平台是想要扶持中心化还是非中心化,中心化的选择必定是引进的大v+平台原生大v+大多数小透明。而非中心化的选择给了用户更好的平衡感。这里要看平台的选择。假设平台为中心化
那么用户本身有几部分:一部分是其他平台大v,这些大v本身的知识素养或者是某些方面的魅力会无形之中聚拢认可他们输出的用户,而聚拢的用户给了大v成就感和满足感形成正反馈从而带来良性循环,这给了大v不错的用户体验。送周边以及流量扶持和优先推荐也是维系大v和平台产品关系很重要的手段。
一部分是平台自生大v,在其他平台属于小透明,通过合适的方向展示和有意识的流量扶持帮助一些本身有魅力或者才艺的用户得到其他人的喜爱,这部分大v应该是生之于此爱之于此所以会对平台本身有更高的认可度。
还有大部分人是平台的小透明,对于小透明本身来说,大V的思考和见解作为优质的信息源也能让小透明长见识从而认知上得到提升。在良好的氛围下,通过合适的话题引导和鼓励,不断的增加部分用户从小透明到输出者进而成为大v的转化,我经常能在即刻和soul和脉脉上看到相关的说法,不少用户从一开始的输入者转变成为输出者直至最后成为大v。Keep的运营也会给用户进行点评的互动。这进一步说明社区氛围激发了用户的表达欲或者分享欲。
我认为这是做社区产品最好的状况。
第二个大方向是存在多少人:存在多少人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数字其实关系到产品的方方面面:目前各流量营销平台的引流效果、数字上的日活和月活、投资人对于产品增长性的评估和估值的评估、运营和审查员的工作量、后台服务器的稳定、人群如何进行流量的分流。
存在人的多少是产品创造者最需要关注的点,因为这代表了市场对产品的认可状况也代表着资本对产品的信心更是产品创造者走下去的信心。
当然增长点是任何一个产品经理都需要考虑的方面,网易云的前产品经理王诗沐说歌单导入和评论社区功能是用户增长的关键点,这个功能的变化也给网易云的用户带来了很好的用户体验。
即刻出事之后,用户大量流失,新的测试版出了后改变了运营策略,通过建立各地方社群来增加产品和用户的粘性,这批人是产品的重度用户,是产品活力的依托。只要还有种子用户就是希望。
Soul据我所知,语音匹配和恋爱铃让用户出现了不少的增长小高峰。
而即刻针对性的在互联网大厂人员的推广让即刻聚集了一批互联网各大厂员工。
存在什么样的人也是作为一个产品一定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说的定位,什么样的定位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
第三个大方向是这个社区的人是人什么样的状态:
是不是变得更博学更放松自在更爱自己,好的社区产品的用户会被社区状态同化会从中获益
第四个也是社区产品需要考虑的点
必要的关系链的沉淀,知乎、豆瓣和即刻都在做信息流的过程中特意加入了关注用户动态功能,通过关注用户的动态找到更多关注用户的动态。通过通讯录读取后的熟人关系链进行推荐。关系链的沉淀是一个社区持续时间是否长久的关键。而soul完全放弃这方面的关系链而只是以陌生人兴趣私聊作为重点切入交流以内容为切入来进行用户之间的互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考量。
另外,我在找社区产品相关工作,有公司愿意提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