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的变化】
1、德州东站有了开封菜
这次跟家属返乡的车票颇费周折。回去的高铁票早早抢到了,但返程的迟迟没有着落。家属的手机开着几个抢票软件在工作,然而临近出发的前几天却还没有动静。家属想如果返程坐飞机或许也可行,就买了两张从正定机场返回南京禄口机场的机票,以及从德州到石家庄的硬卧。悲催在于那个卖票的网站以及河北航空官网都没有卖儿童票,如果到现场去买,退了网上订的票后,怕连大人票也买不到了。我说不行我开车回去吧,但家属的驾照年龄虽有八年,实际上考完驾照就没再开过车,所以开车回去其实就是我一个人开来回2000KM,我的驾龄也只有半年而已。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我开2000KM不太靠谱,加上堵车、雨雪各种安全问题和体能不支,家属换了个思路,抢了提前一天返程的软卧票两张。事后证明这是无比伟大光明正确的决策。
初三中午我们仨准时抵达了德州东。本以为从邢台的丈母娘家开车过来接我们的三弟还有段时间才能到,我们出了站就想找个买点小食的地方同时也可以御寒,毕竟﹣8℃在长江南是比较罕见的。这时发现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德州东站也有开封菜了,金拱门和星爸爸虽然缺位,但还要啥自行车,推门就进去,点了可乐和蛋挞。这时三弟来电话说到附近了,我们就拎着打包袋去找三弟的车。
2、德州站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我们刚结婚那两年,回老家基本是买卧铺票到德州站,然后从德州站站前广场的大巴车站坐大巴回县城,再从县城换小巴车回村里。那时候也有到德州的动车了,但票价较贵的同时,时间点总是不太好,动车多是朝发夕至,或者算不上夕,也是下午了,白白浪费一个白天;而卧铺多是晚上或夜间出发,到德州则是凌晨或清晨,这样再坐1小时大巴到县城,还是一大早。
这次好不容易买到的返程票,是从德州站到南京站的软卧,所以要从位于市区的德州站出发。自从生了小孩,高铁建设日新月异,我们每次往返都是坐高铁了,也就好几年没来过德州站。这次发现德州站周边的市容、建筑并没有太多变化,我还是能一眼看见当年开过钟点房(洗澡)的锦江之星,以及德州站正对面的不知名的小旅馆——那是家属第一次带我回家时,我们没买到火车票只好坐长途大巴,车上我翻看他的QQ空间,有什么小师妹的留言,还生了一回气让他拉黑。坐了10小时后到了德州地界,由于那辆大巴是过路车,就把我们丢在了莫名其妙的德州什么开发区。当时可能是凌晨一两点,附近荒凉得跟无人区似的,也根本没用打车软件这种存在,手机地图可能还不太好使,我们牵着手摸索着前行,不知疲惫地不知走了多远,终于坐上了车,目的地则是德州站,要从那儿坐大巴车到县城。那次赶到德州站时离大巴车的首班车发车时间还早,我们困倦到不行,就在车站对面的不知名的小旅馆开了钟点房睡一会。
家属好像失忆似的忘记我们曾经来过好几次德州站,惊奇我怎么对周边那么熟悉的样子。或许用不着的记忆应该随时被清除吧。就像记忆中的德州站,老旧的候车厅,斑驳的站台,眼巴巴的送站和接亲友的人们,仿佛那样才和绿皮火车完美匹配,人车和谐。
现在的德州站是个几乎改建全新的建筑,内部结构也和德州东站并无二致。不同的是里面或外面都没有开封菜,一楼是个卖德州扒鸡的专卖店,二楼是个主打德州扒鸡的超市。我们买了一只35元的扒鸡,味道似乎比以前在路边小店买的好些,起码没那么咸了。
【小孩、生小孩】
1、生男娃的执念
最近两年城市里传说的生育率走低或者年轻人根本不想结婚不想生娃这种现象,在这边基本属于传说。家属的三个姑姑、一个叔叔、三个舅舅这些亲戚里,每家都有好几个孙辈——因为原本每家就有至少2个儿女,所以孙辈数量只会更多了,这些儿女里面,除了年龄还小的,以及家属的二弟,其余人都结过至少一次婚,生过至少一个娃。
回到老家,我们没休息一会,就来了一堆亲戚,是二姑和小姑家的表哥表弟来拜年,二姑家的表哥还带着表嫂和一二三三个娃一起来的。我们刚结婚的时候,二姑家的表嫂刚生了第二个女儿,但二姑和表哥都一心想要个男娃,当时生育政策尚未放开,农村一般是生两个。现在政策有了,二姑家表嫂终于如愿以偿生了男孩。小男孩九个月大,白净乖巧,吃奶睡觉,毫不添乱。他的两个姐姐,每人背一个中号的妈咪包,里面装着尿不湿啊,湿巾啊,奶瓶啊,以及她们自己的一两个小玩具。对于弟弟,8岁的二姐似乎更加喜欢,不时去逗一下抱一下,12岁的大姐则显得“关我屁事”的高冷,不过她凑过来和我5岁半的儿子以及儿子4岁的堂妹一起玩耍的时候,又暴露了孩童爱玩的本心。
这位表哥每次见到家属三弟的媳妇都会念叨生女儿不作数,一定要生个儿子,导致生了两个女儿的三弟媳特别反感。生儿子真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中国并不是印度斯坦啊!
2、小孩的教育问题
很多出去上学,又留在外地城市工作的年轻人,结婚后基本只会生一个孩子,教育模式也是精细化操作;也有出去上学,回家结婚,然后生了小孩放在家里,让老婆或者父母照看,自己又到城市或在县城继续工作的情况,这种家庭一般会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并不是不好,但很多家长(祖辈)的认知首先存在问题,那就是“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们(我子女们)那时候好多了,小孩只要生下来,还怕养不活吗?”
在这种前提下,所谓的“放养”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听之任之,是家长一种懒惰应对的消极态度。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力几乎为0,孩子们只是依靠天性“自由生长”。
这次回去,去了大姑家做客,儿子瞬间和大姑家的二孙子,一个11岁的四年级男孩熟稔起来——因为这个哥哥有个小小的积木拼装汽车。这个男孩有个十七八岁的哥哥,原本是上高中的年纪,他却上完初中就实在不想念书了,据说目前找了个什么工作在打工。这种事情或许不算太罕见,但这个不爱学习的大男孩在谈恋爱这种事的能力上,估计会让单身狗、魔法师们倒吸凉气:这孩子初中时成绩一贯不行,老师为了帮助他提高成绩,就把班长,也是成绩最好的女生安排跟他同桌,想让班长帮他一把。谁料到,他非但没有跟人家好好学习,反而跟人家谈起恋爱,把这个从小成绩全校第一的女班长,变成了自己的女朋友,而且他不知用了什么魔法,这个成绩优异的女生竟也和他一起,初中毕业就不再念书了……
她不念书了干嘛呢?我问11岁的男孩。
跟我哥谈恋爱,然后等着结婚呗。男孩轻松地回答。
据说他们的爹妈,也是当年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看对了眼,谈上对象,然后双双辍学回家结婚的。
我儿子玩了小小的积木拼装汽车觉得不过瘾,我就让11岁的男孩带我们去附近玩具店再买几个回来拼。男孩带我们来到一个名叫“2元大世界”的超市,就是早年那种“2元店”的放大版,当然里面也有十元甚至几十元的东西,里面除了玩具、文具,还有日用品……我给儿子买了些积木拼装玩具,也给他大堂妹带了几个,带我们来的这个小伙子却什么都不肯要,总说“过两天我哥哥姐姐还会带我来买”,还问我,你给他(我儿子)买这么多玩具到底图什么啊?
一路上小伙子跟我聊了他们班同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比如某某同学爸爸月入20万,比如某某同学请大家吃肯德基(其实是德克士)一顿吃了三百多,比如某某同学每天口袋里都揣着200块零花钱……智能手机的普及之后,不管哪里的小孩都无一例外热衷于视频网站上介绍玩具的视频,以及无所不能的手游。原以为小学生们都喜欢王者农药,问了几个小孩之后发现他们更爱吃鸡。
【这里没有剩女】
1、男青年常见早婚
如果把这里20-35岁的男青年分成两类,一类是没念大学,早早工作的;一类是考上大学,毕业后回县城或者去更远的城市工作的。这第一类男生基本都是早婚,通常是18-20岁左右就谈好了对象,然后结婚、生娃。生娃之后男方继续出去工作,女方在家带娃,等娃在爷爷奶奶照顾之下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女方也跟随男方一起出去打工,这样就制造出了“留守儿童”的普遍现象。比如家属的的堂弟,刚刚20岁就结婚了,结婚不到三年就成为2个娃的爹。另一类男生结婚较迟但也不会太迟,一般二十七八也都完成了成家这件事。
当然也有个别排斥婚姻,或者总觉得没遇到合适对象的男青年,虽然不一定总是单身,阶段性地也会有女朋友,只是没到结婚那种地步。这种情况和一二线城市里常见的“剩女”就截然不同了,“剩女”基本上是一直单着的。
2、剩女?不存在的
年初五那天家属和父母、弟弟们去参加了小姑家里的大家庭聚会,还拍了些合影。回来给我看照片的时候,我瞅着小姑家表妹的对象,怎么几年内变样子了?而且也胖了两圈。再仔细一看,好像和以前见到的那个完全不是一个人啊,我就问,你小姑家表妹换老公啦?家属说,是啊,之前那个离了。之前那个是一个在北京当兵的武警,安徽池州人,迎娶表妹时也是风风光光。某年他俩路过南京,在南京站转车,我们在开封菜和他们匆匆一面,聊了会天。那个面容白净,个头偏爱,眉宇间透着一股精明劲。
后来去家属舅舅家拜年,也见到了三舅家离异两年的表妹带着交往中的男友来家里过年,这个表妹的儿子已经八岁了吧,我们结婚的时候,她儿子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现在已经是小学生了。这么想,一大家亲戚里还有两个姐妹也是经历过离异,不过后来都顺利地找到了意中人,再结良缘。所以这里的姑娘基本是不愁嫁的,尽管如此,这里的妈妈、婆婆们还是更喜欢男孩纸。
【故乡的食物】
以前的春晚,最反感的就是朱军问,大家都在吃饺子吗?大家都吃上饺子了吗?头两年来这边过年的时候,小叔子或亲戚总问,你们那过年也吃饺子吗?我最初回答:不是全国人民过年都吃饺子的,我们那里是吃米饭,年夜饭最重要的就是得吃点米饭。可能家属觉得我是个较真而夹生的人,对我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如此纠结会产生反感,以至于后来再有人问,我就说,也吃点饺子。
往年我们都是赶在年二十九或年三十回来,于是会参与到全家包饺子这种集体活动中来。平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家属,这时候会系上围裙擀饺皮,我是没这项技能,但我从小就会包饺子。让我干活是没问题,但是让我吃饺子有点勉为其难。主要还是因为馅料的问题,不太习惯这边的口味,一是放生姜,二是肉馅的话会有较大颗粒的肥肉。我有时就趁着大家吃饺子的时候,抓起一块馒头,打开一瓶老干妈吃起来。按照这边的习俗,年三十、年初一、年初二,主食基本都是饺子,当然也有别的菜肴,但主食无一例外。好在馒头包子红枣糕都有,我可以吃那些吃到饱。
今年我们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初三了,所以饺子终于被大家消灭光啦!我们每天的主食就仍是馒头、小米粥,或者米饭。荤菜是烧鸡(扒鸡)、红烧鲤鱼、牛肉等等。郑口扒鸡的味道我觉得甚至比德州的好点,德州扒鸡给我的印象就一个字:咸!
虽然本地人觉得县城美食数不胜数,但由于我们基本都在家里吃,没什么机会到外面逛吃,因此我记忆深处,县城的两大美食,一是举办婚礼后一天,家属带我和他大学同学一起找了家街边的羊汤馆,点了一大锅羊肉汤,还有饼,几个人吃得风卷残云。二是县城的一家驴肉火烧,比南京所有的驴肉火烧都好吃,我一口气能吃三个!可惜这些店在过年期间都不营业,我偷偷打开手机上的美团、饿了么,看到只有什么披萨店、米线店、煊饼店……呃,还多了个德克士。
这次觉得不虚此行的是年初四中午到大姑家里吃饭。开朗又能干的表嫂在厨房里掌勺,然后变魔术似的端出水煮肉片、鱼香肉丝、放了辣的红烧鱼、尖椒炒肉片……比县城的饭店里手艺还高明,真是让人吃得黯然销魂……就差泪流满面了。后来才知道,表嫂和表哥以前是在蓝翔学厨师时认识的,结果谈恋爱耽误学业,没学完就回家结婚了。
【乡村和老人】
年初四的下午,家属和弟弟们还有婆婆以及我和儿子,一起去老家邻村的舅舅们家里拜年。舅舅们的村子,其实就是婆婆的娘家,以前家属外公外婆生活并终老于此。
这个村子距离老家的村子,也就几百米远,所以家属和弟弟们的许多童年时光,是混迹于此,和9个表姐妹,2个表弟一起。家属成年后才想到,那时候外公外婆要照看三个舅舅家里十多个孩子,是多么崩溃的一件事情!而且他们三个男娃,也不时跑去“添乱”,简直不敢想象那场面……
那是二十多三十年前的华北乡村,村民们的收入基本来源于田地,一个村子里罕有几个人在县城或城市工作,所以乡村里的生态结构包含了完整的全龄段:老年、中年、青年、儿童。直至前些年我们结婚返乡时,村子里仍然有一些中青年,有的种田,有的也会在农闲时到附近的城镇寻找一些零工的活贴补家用。大约前年过年回去的时候,在老家的大门口遇到村里几个小孩,盯着我手里的百奇饼干,我就分给他们,他们闲聊中告诉我,现在每家都在县城买了楼(商品房),他们平时都在县城的学校(幼儿园)上学,放假才回到村里。多数孩子的爸妈在外面打工,所以照顾孩子的任务仍旧多是爷爷奶奶,只不过留守的人群,从乡村迁移到县城。不过由于当地人结婚普遍很早,这些爷爷奶奶其实也多半是中年壮年,很少能看到这边会有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在照顾小孩,那个年纪该是太爷爷、太奶奶了。
家属的大舅和二舅都分别有个儿子,儿子娶媳妇要买房的,于是大舅家在县城给“儿子”买了房,三个女儿又凑钱给“弟弟”买了车,这个儿子果然很给力,结婚不久他老婆就生了个男娃,大舅一家喜上眉梢。不过大舅和妻子主要还是生活在老家的房子里,只偶尔去县城。
二舅家里也有个儿子,这个儿子工作是在工地项目上的,因此跟着工地跑,不定今年在哪里。这个儿子的媳妇是县城人士,也生了个男孩,二舅全家也如获至宝,既怕媳妇,又惯着孙子——二舅夫妇到城里照顾孙子,媳妇时常会闹点矛盾,一言不合,媳妇就带着娃“离家出走”了。有几次让二舅夫妇急得团团转,而儿子也常年不在身边,帮不上任何忙。
三舅家只有三个女儿,没有儿子,而且他妻子早年意外去世,直到近几年他才重新找了个老伴搭伙过日子。不知道是不是他家没有男孩的缘故,在长辈们的眼里心里,总觉得三舅比较凄惨,说实在的我无法理解,毕竟三个女儿都已成年并且独立生活,对他也十分孝敬,没有儿子又有什么遗憾呢?三舅好像一直住在村里,可能他的女儿在县城有房子,但他也不会去住吧。
家属把我拉到一旁,悄悄说,以前他们家困难,父母供他们兄弟三人读书,只靠种田,承包的40亩天每次农忙多亏了三个舅舅轮流帮忙干活,才能让他们兄弟三人顺利完成学业。现在舅舅们身体情况都不太好了,每人给他们包一千块的红包吧。幸好我出发时取了些现金,正好这时候用上了。
我儿子一边吃着姑姑们塞给他的零食,一边拉着我的手说,这个村子里,原来全都是老人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