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次,约练读书《尊重与希望》第46–52页,案例对话与反思活动。面对游客型来访者,咨询师非常有耐心,没有直接与他谈及父母转介他来的原因,而是先与他讨论他喜欢的音乐-流行歌曲,先和他建立良好的关系,良好关系建立之后秉持好奇的态度运用软话的语言采用尊重好奇不批判的态度,理解来访者的立场及行动,让来访者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做选择的,不上学就是他自己的选择,是反抗父母的方法,因为这是父母在乎的。咨询师从来访者的谈话中找到了他看重的点,是希望父母能够有不同的看待他的态度,而不是只关注学习。接下来采用一般化的技术接纳他现阶段的情绪,利用应对问句找到来访者的重要他人是和他关系不错的同学,确认他的知识系统。通过谈及重要他人尝试邀请当事人看到他的资源或可能的动力,然后态度逐渐松动。这时咨询师没有继续探讨重要他人,而是转而探讨父母的态度是来访者在乎的;利用奇迹问句,希望找到来访者所期望的想要的,虽然来访者刚开始并没有根据奇迹问句引发出愿景,但是咨询师并没有放弃,仍然秉持未知的、好奇的态度,用缓慢地、重复的、接纳的语气继续探讨,最终使来访者提出自己的愿景,这时,咨询师又接着追问愿景的细节,特别是行动的表现。当来访者用手擦去要落下的泪水时,说明他的内心是委屈的,这时候咨询师看到了他的委屈,给他以共情、接纳和肯定。又利用循环问句探讨亲密人际相互循环的影响,引发来访者陷入沉思,利用问句引发来访者进行自我赞美,通过寻找之前的例外经验,探讨可能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当来访者不能找到另外经验时,咨询师没有刻意引导,而是换个方式采用评量问句让来访者找到可能的即存资源,知觉悄悄地在转变。通过三分到六分的差别,连结即存的小小例外到目标的推进,让来访者看到了希望,看到已经存在的美好,解决之道已经开始在建构。
第5次,团体约练,观察员。主题为如何和“炸毛”的青春期孩子相处。1.远镜头稳住自己,近镜头聚焦正向。2.大眼睛看优点,闭上一只眼睛看不足,看到进步看到做得好的地方尽量表扬、鼓励。3.相信孩子,给足空间。4.带着问题重新前行,当一地鸡毛时,也要拾起来做成鸡毛掸子。5.家长要稳,对待自己的孩子要像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不苛责、多宽容。6.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7.炸毛是提醒,是情绪发泄,是自我保护,是对家长的提醒;炸毛的过程是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过程。早期的叛逆让后期成长更顺利。8.家长要学会用智慧的语言化解孩子情绪。当孩子炸毛的时要看到愤怒背后的诉求,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相信孩子,给足空间,问题不是问题,有问题的、不当的解决方法,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