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的标题中提到了“悖论”一词,起初我还不太理解,于是带着“此处说的应该如何理解呢?”去阅读思考,值得庆幸的是,不仅找到了答案,而且又有了新的收获。
在第二章《恐惧的文化:教育与分离的生活》中曾提到过不太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客观主义。之所以认为它是不正确的,是因为它只承认万物是客观的,不能被人的主观意念所决定的,但是又完全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认识论基本观点是世界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只看到事物间彼此的对立特点,却没有看到统一的另一面,尤其是否定了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能动性,而主观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客观的,这样的认识是片面不完整的。所以就会造成如此的分离的生活。于是在第三章开始针对如此教育现状,首先提出了“整体地看世界”,承认万物的联系性,无论是一草一木,还是主客观之间。“整体地看世界”的关键概念——即对立统一的“悖论”概念,自此,“悖论”一词的解释就呼之欲出了,其实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词语进行替换“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另外,这也是思辨中的最基本认识论,在一定条件下,既承认对立面,比如长短、对错、黑白、胖瘦,也在一定条件下,又承认彼此之间存在联系,且会出现相互转化。因此,要全面完整地看待事物。对立统一的思辨方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并非罕见,比如老子的道家思想,在《道德经》中常有提及,“万物负阴而抱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最朴素的辩证思想。而在最近的高考语文作文中并不陌生,可以是“熟客”了。
那么为什么要认同这样的思维方式呢?因为这样可以更完整地看待世界,最起码不会固执偏见,也可以不随波逐流盲目顺从,最终逐渐达到“和”的境界。“和”并不是和稀泥,而是要承认联系,可以随机应变,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与时俱进,而真正要做到“和”,就必须找到对立统一的中介点,把握好“度”,击中肯綮,学习用“中庸”的方法去处理。
基于“悖论”指导,作者提出了六种比较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条理清晰,考虑全面,有很强的实操性。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界限分明的,又是门户开放的。“界限分明”强调学科特点和教学重难点,而“门户开放”强调学生思考空间自由,教学中可以出现学科融合情况,达到既博又专的特点;
2.这个空间应该既是热情友好的,又是紧张急迫的。这一点我认为主要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讨论合作,接纳每一位同学的观点,并真正起到启发同伴的作用,另外也有目标的达成和成果的展示。避免耗费时间的低效讨论。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发表意见,又欢迎听到团体的声音。这也是针对学生的讨论合作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团体”不应该排斥教师,也可以是师生平等交流的结晶。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的“小故事”,又尊重准则和传统的“大故事”。这一原则要求兼顾“大”和“小”,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可以避免琐碎冗长和假大空了。
5.这个空间应该既支持个人的独处,又让独处者可以充分利用团体的资源。思考本就应该是个人深度活动,所以先有个人,才能有团体交流,否则课堂的“热烈”,只能是“一群人的喧嚣”,是乌合之众,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希望这样的情况在公开课竞赛课中减量再减量,不妨多给予一些独处空间。
6.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沉默,又欢迎发言。人都有差异性,不要苛刻同一个舌头。
不仅列出了课堂设计的六条原则,还结合实践来阐述如何落实这六条原则,这是阅读本章最大的收获。总之,阅读本章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也增加了对坚持阅读完本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