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日,北方小年,刘叔创作的长篇小说《京城的秋夜》正式出版了。刚收到还散着墨香的500本新书,刘叔第一时间就给我打电话,说要赠予我签名书并一块吃饭庆祝下。我们约了第二天中午时间,地点在我住楼下附近的餐馆,第二天刘叔早早就到了,一手拎着自带的二锅头,一手握着包装精美的签名书,开心的样子溢于言表。从刘叔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这本厚重的小说,心中百感交集,是喜悦吗?但喜悦终被太长的等待磨去了八分,我想可能更多的是欣慰,欣慰老人家的心血终没有错付,终于有了这份不朽的收获。说实话,可能没有谁比我更深切地理解这本小说的出版对老人家的意义。
结识于刘叔,细数已近六年。缘起于孩子上小学,我们举家从昌平搬来清河,和刘叔一家成了邻居,我们租住在六楼,刘叔一家在一楼,闺女和刘叔孙女年龄相仿,两个孩子一见如故,情同姐妹,所以两个家庭也熟络起来。
刘叔为人热情,睿智,说话风趣,有时还流露出如孩子一样的童真,和刘叔谈心交流,颇能相互理解,有知己之感,于是乎,刘叔成了我的忘年交。 这几年下来一起度过了很多难忘的珍贵时光,如夏夜楼下边烧烤边聊天,两个孩子玩蹦床,我们忙里偷闲,在雨中下象棋(呜呜,我一次没赢过)。
得知刘叔在创作一本小说,我便自告奋勇问刘叔看我能帮上什么忙。其实当时刘叔基本完成了手稿,在刘叔的小屋桌子上厚厚的手稿,有五六个板砖摞起来那么高,刘叔真真了不起啊。和刘叔商量后,才知道手稿已由刘叔的二弟录成电子版,还没校正过。于是告诉刘叔我来做这件事,也便有幸成了这部小说的第二位读者,但我终是低估了这份工作的工作量,刚开始还激情十足,白天工作之余阅读小说,把发现的问题晚上和刘叔沟通,也曾自以为是发现了很多"错误"的词语,后来发现还是我贻笑大方了,刘叔的用词非常精确,只是我没见过而已(丢人啊!)。后因工作繁忙,进度太慢,刘叔商量还是他来修改。我把自己闲置的笔记本电脑借给了刘叔,配上汉王写字板,刘叔在笔记本上开始修改文稿,要知道老人家之前从未用过电脑,我是知道的,一般老人对学习新东西极为恐惧,然而刘叔全然不是这样,我教刘叔,文档如何打开和关闭、如何输入文字、如何删除、如何输入标点符合、如何文本替换,当然这些东西对年轻人来说非常容易,但对于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非常得不容易。
刘叔学得很认真,也很快就可以上手了,当然我还是会常常接到刘叔电话:“小王,你有空过来一下,我输入不了字了。”,我骑电动车过去,帮老人家解决下,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我尝试录解决视频发给刘叔看,我给刘叔的都是这些微不足道的支持。然寒来暑往,刘叔四易其稿,每天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在香烟缭绕中雕琢自己的作品,为这部作品付出多少心血,可能只有刘叔自己知道,稿子交付给出版社,前后又是一年多,这中间有多少的期待和惶恐,大抵也只有刘叔知道。
今日捧着这部小说,回想往日情景,能不让人感慨万分吗?
刘叔是一个有文学才华的人,对生活有惊人的观察力,对人性有非凡的洞察力,青年时文学创作常见诸于《北京晚报》,得到过知名作家的首肯和鼓励,后担心政治敏感,晏熄了文学创作的热情,后从事机械工程师直到退休,然心中文学创作的火焰从未真正的熄灭,于七十岁重拾文笔,历经三年多完成《京城的秋夜》这本长篇小说。刘叔,您真了不起!!!
午夜我翻开小说,开始重读,字里行间都是刘叔的气韵和性情,是的,文字也是有性情的,每个人的文字都是他灵魂的投影,什么样的人,经历过什么,就会留下怎样的文字,无法真正的隐藏。
曾多少次,刘叔满眼期待望着我,问:“小王,你说我写的这些平凡的事,会有人喜欢看吗?” 。老人家的心是忐忑的,犹疑的,他渴望得到肯定,渴望得到情感的共鸣。刘叔吆,我想再正式的回答您:
也许每个人,无论多么平凡,多么微不足道,如果把一生的故事和情感,以平实而温暖的方式娓娓道来,都将是一部心灵史诗,这种文学作品有着长久的生命力,纵使时光流逝,他所属的时代早已结束。。。但故事却永远让人动容,为之有所思,有所感。
正如不知名的诗人所写的——
那些细小的花朵
散着永远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