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在此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而姜子牙一生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看到这些大器晚成的例子,大家或许会感慨造化弄人,像张爱玲所提倡的“出名要趁早”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但我们想一想为什么这些人没有能早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否可以假设,有可能他们之前所做的事情并非所擅长的,而终于找到能实现他们才干的事情的时候,终于大放异彩?
让我们来用“能力三核”来解释一下一个人职业成功的原因。
02
知识是可以快速学习,并且不断更新迭代的。而技能,也只需在1-2年时间,便可快速习得。
金庸小说里的大侠们,基本上成功的路径都是在各种机缘巧合里获得了各种武侠秘籍,然后练成了绝世武功,最后成就了一代宗师。但如果这些武功秘籍可以在网上搜寻到,谁能够取胜呢? 就是那个最早练成的那个人。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提出的概念,即一个人只要在某一个技能投入1万个小时,即可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在这拼妈拼爹的时代,没有矿的家庭,都认真地投资孩子教育,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大多数都在给孩子填充知识或者是培养技能。但谁也没有办法预测,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你给孩子灌输的知识或者培养的技能是否能适用于未来的职场,能在将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云在《未来30年五大行业机会》的演讲中提到“不管我们怎么畅想,人的想象力都有限,未来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未来将会有很多职业会被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所取代。
但是往往,一个人的才干,才决定了他职业成长的路径。
03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知识+技能“的模式,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特质,更不会去发现或者发展孩子的才干。甚至有人提出,那些我们未来智能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等才干的需求,基本上是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所达成的。
当你的孩子不但需要在学校里面对一摞一摞的教科书和各种试卷,回家面临各种作业,而我们的家长额外给他们报各种补习班,孩子们没有自己自由时间,而没有任何空间和机会发展和发现他们特殊的才干的时候,那当他们长大后面对真实的职场无助和迷茫的状况的时候,做爸妈的自然没有任何可以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