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经以为高情商的人不会生气,觉得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就是低情商的人。所以每当情绪来袭,原本想要发泄,心中却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你怎么可以发怒呢?”这是对发怒的自责,可是又无能为力,于是又无端地冒出一种无助的感受,而无助又可能带来痛苦.......
当我们还不能很好地学会与情绪相处时,我们就只是简单粗暴地将情绪视为敌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与情绪斗争,要么是忽略它,要么是屈服于它,要么是受控于它,结果往往是让人陷入循环往复地痛苦中。
其实每种情绪都是一种能量,比如恐惧,所求不得的愤怒,希望落空的悲伤,都是一种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动,它会来,就一定会走。就看我们如何对待我们身上自然流动的能量。
当情绪来时,我们首先我们应该接纳它。
对于生气这件事情,很多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压住自己的怒气,每当遇到很生气的事情很想发怒里,这时内在有另一个声音在说:生气不好,生气老得快,容易气滞引发身体疾病,所以不能生气,不允许自己生气,然而气往往起生越大。对于悲伤这件事情,我们同样也认为悲伤是不好的,不允许自己悲伤,把悲伤压制下去,或者到娱乐场所唱两嗓子喝两杯酒,试图麻痹自己,不让自己悲伤,结果却发现,越是热闹的地方,悲伤越是逆流成河。
结果这些被否定、压抑的情绪,就滞留在我们的身体里,像是被锁住一般,卡在身体里出不来,变成了“痛苦之身”。这些痛苦之身,如果我们不是想着要消除它们,就是想着要否定它们,这些痛苦从来被认可、被接受过,所以,也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结果我们越是排斥它,它越不走而且会更强。所以,当我们看见它,就先接纳它,然后告诉自己,我不需要这种情绪了,我要放下对它的需要。比如,当我们因为失恋很伤心、难过时,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我们可不可欢迎它?”即便答案是'不行!'也没关系"。接着再问自己:‘那我可不可以允许它的存在?’,然后我们发现,不管我们是否允许,它都已经存在。但当我们回答:我可以允许我伤心、难过时,我们的内在会升腾起一股力量。我们就不会那么害怕以及排斥伤心的情绪了。
这就是接纳,也就是允许情绪的出现,有情绪是可以的。
然后是超越情绪,接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礼物
当我们能做到不批判、不抗拒,就是全然去接纳情绪,让这种能量自然流露出来,不要将它压制体内之后,有可能因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有可能获得成长。经历过悲伤它会提醒我们需要成长,愤怒让我们保护自己,恐惧让我们做事小心翼翼,焦虑让我们加倍重视未来,每一种情绪都有它的功能,收下它,然后问它:“你想要我知道什么?”
试想一段好的感情,当有一天走到在你始料未及的终点,起初我们会经历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从来的亲密无间怎么可能会发展到最终到变成陌路人的情况,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们能从失恋的悲伤中走出来吗?这时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悲伤是可以的(接纳),我们的眼泪说明什么?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觉知去经受苦痛,比如撕裂般的痛苦,好像要爆炸的愤怒,不逃避,不抱怨,全然地去经历它,让这个压抑的能量爆发出来,并用不批判、不抗拒的态度,在全然的爱与接纳中去经历它。这样的受苦,是我们获得成长的一个契机。
这就是情绪背后隐藏的礼物,只是有些时候,这些礼物的包装不是很好看,而且拆起来有点困难,但只要不放弃,相信里面一定有礼物,相信我们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打开它,并获得一份珍贵的礼物。
接下来,是臣服。
臣服不是对人臣服,而是对事情臣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臣服。因为事实最大,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接受它,就跟拿鸡蛋碰石头,而妄想石头能被敲碎而鸡蛋还能完好无损,这是徒劳是无用功。很多时候,痛苦往往来源于我们对事实的抗拒。
臣服的第一步,是要先看到自己的抗拒,而且看到自己的抗拒是徒劳的,没有任何作用的。 举个我们生活中最常碰到的例子:堵车。堵车让我们心急如焚,继而是念念叨叨,最后是怒不可遏,我们在抗拒堵车这个事实,这个时候,除了臣服,所有其他任何的举动、感受都是徒劳无功而且耗费能量的。不如利用这个时间听听音乐,闭目养神,或者练习英语听力等等,当我们接纳了当下不浪费时间力气去抗争,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因为我们把能量关注到眼前的事物上,有时候会发现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帮助我们脱离眼前的困境,或是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情境。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些,当我们确信情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是这些感受的真正拥有者,我们能够很好地与这些情绪相处,相信我们一定能充满能量过好每一天。能够善待自己情绪的人,必定也能善待他人,继而帮助我们很好地与周围的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