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巾之乱后,皇帝对帝国的统治越来越弱,此消彼长,皇权的衰退,迫使汉灵帝放弃“党锢”等对士大夫压制的政策,更倚重扎根地方的士大夫阶层支持以维持帝国的存在,士大夫阶层在帝国衰退过程,他们在帝国的实力却越来越大,对皇权的威胁越来越强。
正是士大夫阵营实力大增,他们才有自信鼓噪用武力清除宦官集团,而不是瑟瑟发抖躲起来,唯恐帝国政府发动新一轮党锢。何进被宦官杀死,可士大夫代表袁绍、袁术兄弟竟敢杀入神圣威严的皇宫搞大屠杀,为灭掉看似不可一世的宦官集团就不惜把皇帝赶出皇宫,敢做出这样的事,皇帝的权威在士大夫眼里又剩下多少。假传圣旨是什么罪名,不用多说吧。可太傅袁隗与他侄子袁绍就敢做,“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史书记载,立场明确反对董卓废立皇帝的只有两个士大夫,一个是袁绍【注1】,一个是尚书卢植【注2】。
袁绍,卢植当然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但他们也不是什么大到不得了的人物,至少只凭他们两张反对票是不足以阻止董卓废立的。
但是,如果,士大夫中有更多实力派大佬站出来反对董卓这种目无君上的行为,与董卓作坚决的斗争,怒斥董卓:你董卓究竟想做什么,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废立皇帝,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是你董卓作为人臣应该说的吗。别说说,你董卓就是脑海里有过这想法都是天大的罪。你董卓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趁早认清形势,幡然悔悟,回到忠于当今皇上(刘辩)的正确道路上,为皇上忠心效力,我们还会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你要是继续一意孤行,逆天下人心潮流而动,天下人是不会放过你的,会砸烂你的狗头,你董卓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你家人的命想想。
委婉些的,就以为董卓“好”的口吻向董卓反应,董公,汉室传承四百年,深入民心,当今皇上又无失德之举,董公威望功业犹有不足,若贸然废立之事,失天下人望,招来士人反击。今天下盗贼蜂起,地方长官坐大,分崩之势隐现,若董公强行废立,只会给诸如幽州的刘虞、公孙瓒,徐州刺史陶谦,益州牧刘焉,左将军皇甫嵩,京兆尹盖勋,长沙太守孙坚,凉州贼寇韩遂、马腾等手握兵权,一心想着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家们,提供割据、逐鹿的可乘机会,打着除奸臣的名义造朝廷的反,天下只会乱的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旦形势陡变,董公怕是想回去做个富家翁也不得已。废立一事,实在太险,此步一旦踏出,再无回旋余地,董公宜慎之,慎之,总之,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
士大夫中若站出来反对董卓废立的大佬足够多,立场足够清晰坚决。总之,董卓你要是敢做出废立皇帝这大逆不道的事,你就和“阉贼”一样,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士大夫就要代表天下人,起兵消灭你这大逆不道的奸臣,我们之间的矛盾只有一方死去才会解决。那董卓也会胆怯退让的。
如果不能得到在中央到地方盘根错节的士大夫势力的支持或默许,董卓是不敢强行做出废立皇帝的事。就是董卓要一意孤行,董卓的手下也会死死拉住董卓的,总而言之,大哥冲动是魔鬼,“小不忍则乱大谋”,直接说就是你董卓不想活了,也没有必要拉着大家一块死啊!董卓若是失去集团内部的支持,本就实力薄弱的他又哪里敢一意孤行。
在许多人心中,似乎只要用武力控制了中央政府就等于控制了帝国,问题是,帝国是一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总和,帝国也是一个人口几千万的群体总和,你用武力强行接管一个中央政府有什么用?必须得让几百里外、几千里外、甚至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纷纷向你发来贺电,至少要绝大部分人承认你统治的合法性,接受你下发的命令;否则,他控制的只是一个孤城,一个“独夫民贼”而已。
如果几百里外、几千里外、甚至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纷纷来电谴责你大逆不道的行为,更纷纷率军前来勤王讨贼,你控制中央政府的结果,不过就是领着全家上刑场罢了。
如果董卓不是认为自己有相当多的士大夫支持,董卓是不敢去操作废立这样的大事。在汉帝国对地方控制下行的过程,废立不仅是件非常严重的政坛地震,一个弄不好,就使董卓成为全国共讨之,全国共诛之的大奸贼,让拥兵的地方刺史、太守有了大义名分兴兵联合讨伐他。
正如我在前文分析的董卓在汉帝国十三州中有影响力的只有凉、并、司三州,而且他对凉、并、司三州的影响力也是非常不充分的,他真正的地盘只有司隶部分;其它十个州(豫、冀、徐、兖、青、幽、荆、益、扬、交),董卓基本可以说是毫无影响力。
董卓的地盘只有司州部分,能倚靠的军队只有他在关中作战是招募的两三万人。入京后,董卓吞并的并州军团,京城军队,何氏部曲,他们的忠诚度都是不可靠的(董卓后来就是被并州军的吕布杀死),不过是一群墙头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一个只有司州部分地盘,可靠的军队只有两三万人,这样的军阀并不值得朝中的士大夫畏惧。
在很多人印象中董卓是个手握两把钢刀,谁不服就砍谁;甚至你服了他,他也要砍你的无脑莽夫。命只有一条,所以,士大夫怕了董卓,不敢和董卓对着干。
问题是,董卓能成为帝国有名的将军,真会是个无知莽夫吗?当然是绝不可能的。打仗是件非常非常复杂烧脑的事,董卓虽然军事成就远不能跟白起、韩信,甚至和他同时代的皇甫嵩比,但也是一个有成就的军事将领,凭军功做到东汉帝国的前将军。而当时士大夫的势力远比董卓集团大,这种1+1=2的事,董卓是不需要思考就知道的,如果,得不到士大夫势力的支持,董卓就敢强行玩废立皇帝,那他董卓就是等着地方上的“大汉忠臣”打着“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旗号讨伐他,他董卓不过就是带着全家人去死而已。
董卓虽然控制了洛阳城,但天下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是几千万人的总和,他董卓再牛,没有取得居时代主流的士大夫的合作,也无法真正控制天下。你董卓能强行接管洛阳城,你能强行接管整个天下吗?
这个浅显的道理董卓知道,朝中那些玩了一辈子政治的士大夫官员一样知道,士大夫的实力他们又岂会怕了董卓。
京中士大夫的命就握在董卓手里,不代表他们就会怕了董卓,董卓不是李逵,董卓是有理智,有野心,有抱负的。而只要董卓有理智,有野心,董卓就不敢初入洛阳就擅自乱杀这些在帝国有不可低估影响力的士大夫官员,士大夫官员反对董卓废立,被董卓处理的风险其实是很低的,尤其是他们联手集体反对董卓废立的时候。
要是自袁隗以下在京的士大夫官僚,纷纷站出来群起反对董卓废立皇帝,董卓面对士大夫集团集体,或者大比例反对,也只好放弃废立的计划,另寻法子,掌控朝政。对董卓而言,废立皇帝只是一个达到掌控朝政的手段而已,如果阻力真的太大,得不偿失那就另寻法子,没必要去死磕废立。
只是,翻遍史书,在董卓提议废立皇帝时,真站出来愿意维护汉少帝的只有两个“忠臣”——袁绍和卢植,只有袁绍和卢植两人反对,那董卓废立遇到的阻力自然少,在京的士大夫官僚要是群起反对董卓废立,你看董卓还敢不敢违逆众意,强行废立。士大夫们近乎一致的沉默,只会被董卓解读为废立是士大夫同意或默许的。
为什么士大夫会集体保持沉默?
是他们集体怕了董卓吗?当然不是。
就我上面分析的董卓的实力在整个大汉帝国而论真不算强,至少以董卓当时的实力让当时洛阳的豪门大族首脑、高级官员、名士完全去看董卓的面色行事是不够的。因为,洛阳城的大佬,背后都有各种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家族、集团。如果董卓真敢无视他们的地位、利益,随时都会让局势失控的(董卓废立皇帝后表现的依然非常尊重、亲近士大夫,承认他们的既得利益,一样让局势失控)。
士大夫阵营既然不怕董卓,为什么会在废立皇帝一事保持沉默,坐视董卓立威?
只有一个解释,废立皇帝不但是董卓的意愿,也是洛阳士大夫集体的意愿。
回顾整场宫廷政变从酝酿,发酵到落幕,士大夫和皇室已经是结下大仇。
代行皇权的何太后一再明确拒绝接受士大夫诛杀宦官集团的提议,袁绍等士大夫成员竟绕过太后一个径鼓动大将军何进调动外军进京,用“兵谏”去威逼皇室接受士大夫的要求,这已经大大触犯君主的忌讳。
在何进被宦官诛杀后,袁绍、袁术、王匡等士大夫成员竟率兵攻打皇宫,这是什么行径。这就是赤裸裸的藐视皇室,践踏皇室威严,皇宫是什么地方,是为人臣子能够攻打的吗?再用什么大义名分做理由,攻打皇宫都是臣子无视,践踏皇室的威严。
而何太后两个哥哥何进、何苗的死和士大夫一再选择升级洛阳紧张政治气氛有直接关系。可以肯定无论在公在私,至少在洛阳城的士大夫和皇室的仇是结的很深,在洛的士大夫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现在刘家皇室是“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威胁自然不大,实力盘根错节的士大夫自然是不惧怕皇室的报复,但以后呢?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呢,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以后,皇权有机会重振了呢。西汉权臣霍光权势显赫到废立皇帝,在他活着时,皇帝都是战战兢兢,成语“芒刺在背”就是霍光立的皇帝汉宣帝刘病已登基之日谒见“刘邦的高庙”时,霍光陪同新帝乘车前往,新帝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如“芒刺在背”,可等到霍光死了,一直隐忍的汉宣帝逮住机会就把霍家给满门抄斩了。
皇权真的死透了吗?当时没人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皇帝如果有机会皇权重振,有实力秋后算账呢,就问你怕不怕?在政变之后洛阳的士大夫一直是有个隐忧的——太后、皇帝可能到来的报复。
现在好了!董卓愿意主动出来充当历史罪人,承担废立皇帝的大逆罪名,士大夫当然乐见其成,让董卓去主导废立皇帝,从而摆脱或大幅淡化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时至今天,我们提到废立皇帝的罪责那个历史大罪人就是董卓,而忘了或不知道,没有在帝国关系盘根错节的士大夫对废立近乎集体退让或不反对,只靠董卓的实力是绝不敢,也没有实力强行完成废立大事。
当董卓问士大夫领袖,太傅袁隗对废立的态度时,《后汉纪·孝灵皇帝纪下》记载:卓以废帝议示太傅袁隗,隗報如议。
总而言之,废立皇帝都是董卓这大奸臣拿着钢刀架在我脖子上威胁我,我才被逼着点头的,我是发自内心的一百个不愿意,想我从小也是读圣贤书大的,是个知忠孝廉耻的人,又怎么会愿意做出这种无君无父的小人行径,我那都是被董卓拿刀逼着点头的。
对洛阳的士大夫而言,既然董卓愿意主动跳出来承担废立皇帝的历史罪名,当然好过自己亲自下场去做废立皇帝这种声名扫地,遗臭万年的事,这不但是败坏辛苦多年换来的名声官位,对自己家族,和后代子孙也是有着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可能断送家族长辈、同辈、后辈的仕途。对士大夫而言,维护好自己忠君爱国的忠臣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东汉官员的名声与仕途往往是紧密相连的。东汉选用官员的主要途径就是从上而下的察举征辟,朝廷要求察举征辟制下推举上来的官吏必须是德才兼备,而且是德先于才,察举中最常见的一科就是举“孝廉”,就是要求推举上来的候补官吏首要条件得是个孝敬父母、廉洁不贪的品行高洁者,这一条要求当然是非常合理,正确的。
“上有所求,下必甚焉”,既然朝廷要求被举上来的候补官吏德先于才,这就导致东汉士人圈普遍是推崇名节的,一个人名声坏了,那就很难再被大多数自诩“清流”的名士接纳,只能自甘下流做个“浊流”名士,比如因攀附宦官被袁隗、袁绍叔侄矫诏杀了的樊陵、许相,死了也是要让家人蒙羞,影响家族中人的前途。
不过,东汉帝国主流舆论推崇名节也是有负作用的,导致东汉帝国的名士常有故作偏激、矫饰以邀名,比如过于守礼、散尽家财、守丧过久、手报恩仇等,通过各种途径“炒作”自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其中最常用的“炒作”手段就是孝,袁绍就是其中一个,“(袁绍)幼使为郎,弱冠除濮阳长,有清名。遭母丧,服竟,又追行父服,凡在冢庐六年”,袁绍是过继给伯父袁成当儿子的,换言之袁绍的守孝对象还不是他亲生父母。对名节、德行的推崇导致东汉社会上涌现出一群“伪君子”,后世不少学者也批评东汉名士的名士“邀名”,是乡愿。不过,再怎么批评东汉名士的“伪”,都比两晋一群奉行“越名教而任自然”,整日聚众饮酒嗑药裸身,喜欢故弄玄虚,谈论与纷乱时势无关却深奥玄妙的玄学,由着自己“真性情”的“真”名士最少强上数百倍。
董卓提议废立皇帝,正是他摸准士大夫对皇帝、太后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不愿意承担乱臣贼子骂名的精心提议。董卓想必认为,废立皇帝既能给初入京城根基不稳的自己立威,又主动给洛阳公卿士大夫解套,坏人我董卓替你们士大夫做了,为进一步和士大夫携手合作,为双方推动大汉帝国和谐复兴奠定第一步基础。董卓也许乐观认为这次废立皇帝是他和洛阳士大夫良好合作的开始。
可惜,董卓不知道,士大夫并不这么看,对士大夫而言废立皇帝只是和董卓一次“不情愿”的一次性合作,这次“不情愿”的合作完成后,董卓就成为士大夫阵营新的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注1】:《后汉书·袁绍传》:(董)卓议欲废立,谓(袁)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董侯似可,今当立之。”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卓案剑吆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
【注2】:《后汉书·董卓传》:(董)卓兵士大盛。乃讽朝廷策免司空刘弘而自代之。因集议废立。百僚大会,卓乃奋首而言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为政。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公卿以下莫敢对。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之。”坐者震动。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