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场景一
孩子放学回到家,神色恹恹地说:“妈妈,今天我挨老师的批评了。”
妈妈关切地问,“为什么?”
孩子:“因为我这次考试没考好。”
妈妈:“哦,考试没考好,难怪老师会批评你,以后上课认真点,放学后好好写作业,争取把成绩提上去。”
孩子委屈的眼泪掉下来了。
看到孩子哭了,妈妈不高兴了,说:“我又没批评你,你还先哭上了。”
孩子哭得越大声了。
妈妈火大:“哭!你就知道哭!哭能解决什么问题?”
孩子哭着跑进自己的房间,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留下满腔怒火的妈妈呆在原地。
场景二
孩子:妈妈,我好热,我要脱衣服。
妈妈:不行,今天挺冷的,你看我都穿了这么多,你怎么会热?
孩子:妈妈,我真的热。
妈妈:不要说了,我说不能脱,就是不能脱,你想上医院打针吗?
孩子气呼呼地把头扭到一边去。
场景三
在商场里,孩子指着玩具手枪说,妈妈,我想买这把枪。
妈妈:不行,我们家里已经有两把这样的手枪了,不可以再买。
孩子:不嘛,我就是要买。
妈妈:听话,等下我带你去买你喜欢的炸鸡腿吃。
孩子:不听不听就不听,我就要这把枪。
说完,孩子往地上一躺,撒泼打滚地哭了起来。
妈妈当场崩溃。
类似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家长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我们会说孩子无理取闹,难以管教。实际上,不是孩子难管教,是我们不懂回应孩子的感受,让原本苦恼的孩子变得更加生气。
如果掌握了以下四个技巧,孩子的问题或许就能迎刃而解。
1.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问题
如果你心不在焉地听孩子说话,孩子感觉到了,就会失去跟你倾诉的愿望。
2.用“哦”“嗯”“这样啊”这种简单的话语回应孩子的感受。
这种回应可以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孩子在说的过程中,或许就能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说出孩子的感受。
与孩子共情,说出他的感受,会让孩子觉得你理解他,从而心情马上就能好起来。
比如场景一中,如果妈妈能说出孩子的感受:“哦,考得不好,还挨了老师的批评,你肯定好难受。”孩子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的理解,而不是妈妈的建议或说教。等孩子的心情好起来了,再引导他去面对问题或解决问题。
4.用幻想来代替孩子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
比如你不能再给孩子买玩具枪,你可以这样说:我也希望我能帮你买这把枪。孩子说,我就要。你说:嗯,我知道你很喜欢这把枪。孩子:我真想要。你:我真想马上变出一把给你。孩子:好吧,我回家去玩。用这种幻想帮孩子实现愿望的方式代替说教,可以让孩子更加愉快地接受现实。
我们想要孩子有一个好的行为,就要先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感受。这4个技巧,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好起来,让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愉快。